《电子行业面板上游关键材料深度报告:向上生长突破壁垒面板材料国产化大有可为-250822(3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行业面板上游关键材料深度报告:向上生长突破壁垒面板材料国产化大有可为-250822(32页).pdf(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 Table_Info1 电子电子 Table_Date 发布时间:发布时间:2025-08-22 Table_Invest 优于大势优于大势 上次评级:优于大势 Table_PicQuote 历史收益率曲线 Table_Trend 涨跌幅(%)1M 3M 12M 绝对收益 16%27%73%相对收益 11%17%43%Table_Market 行业数据 成分股数量(只)461 总市值(亿)78455 流通市值(亿)40598 市盈率(倍)61.45 市净率(倍)3.34 成分股总营收(亿)34628 成分股总净利润(亿)1344 成分
2、股资产负债率(%)46.64 相关报告 华为云赋能泛具身智能,成就机器人商业落地最佳闭环-20250821 Table_Author 证券分析师:李玖证券分析师:李玖 执业证书编号:S0550522030001 17796350403 证券分析师:武芃睿证券分析师:武芃睿 执业证书编号:S0550522110001 021-61002910 研究助理:李明研究助理:李明 执业证书编号:S0550123080039 18516146960 Table_Title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报告 向上生长,突破壁垒,面板材料国产化大有可为向上生长,突破壁垒,面板材料国产化大有可为-面板面板上游关键上游
3、关键材料深度报告材料深度报告 报告摘要:报告摘要:Table_Summary 显示行业是信息时代的核心基础设施,是人机交互的关键载体。从消费电子的手机、电视,到智能终端的平板、车载屏,再到工业互联的监控屏、医疗设备的显示面板,其技术迭代直接推动数字生活与产业升级。中国面板产业崛起,打破中国面板产业崛起,打破“缺芯少屏缺芯少屏”困境。困境。中国显示产业的崛起是全球制造业变革的里程碑,其从技术依赖到自主创新的跨越。2023 年中国显示面板全球市场份额达 55%,出货面积占比 73%。2024 年 LCD 产能更是占据全球 70%的绝对主导地位,OLED 全球产能占比已达 43%,随着京东方 8.6
4、 代 AMOLED 产线、TCL 华星印刷 OLED 量产线等战略项目落地,标志着中国在柔性显示、印刷显示等前沿领域已跻身国际第一梯队。中国显示产业虽已在面板制造领域实现全球领先,但上游核心材料的国产化率不足问题仍构成产业“心腹之患”,尤其基板玻璃和 OLED发光材料两大领域的“卡脖子”困境亟待突破。基板玻璃高世代线命脉受制于人基板玻璃高世代线命脉受制于人。作为显示面板的基底材料,基板玻璃直接决定面板的分辨率、透光率和尺寸极限。全球市场长期被美国康宁、日本旭硝子和电气硝子垄断。国内企业虽在 8.5 代线取得突破,但国产化比例不高,而且 10.5 代线仍被美日企业完全掌控,国内企业在溢流熔融法核
5、心工艺、高温耐蚀的溢流砖材料等关键环节仍依赖进口设备和技术。OLED 发光材料面临专利和纯度的双重枷锁发光材料面临专利和纯度的双重枷锁。OLED 发光材料是决定面板发光效率、寿命和色彩表现的核心,但其技术长期被美日韩企业垄断。全球 OLED 终端材料市场中,美国 UDC、韩国三星 SDI、日本出光兴产三家占据 77%份额,国内企业市不足 10%。以蓝光材料为例,其寿命需达到 5 万小时以上,纯度要求高达 99.999%,而国内企业量产水平普遍在 99.9%左右,导致国产蓝光材料在高端手机面板中渗透率不足 5%。国内企业正通过产学研协同突破技术瓶颈国内企业正通过产学研协同突破技术瓶颈。彩虹股份计
6、划 2026 年量产 10.5 代基板玻璃,目标良率达 85%;陕西莱特光电等企业实现红光材料 70%国产化,奥来德联合京东方开发蓝光磷光材料,预计 2025 年量产性能超越 UDC 的第二代产品。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已注资 OLED 材料企业,推动国产化率从目前的不足 10%向 2027 年的 40%迈进,势必不让核心原材料卡脖子。风险提示:风险提示:下游需求增长不及预期、竞争格局恶化造成毛利率下滑下游需求增长不及预期、竞争格局恶化造成毛利率下滑 Table_CompanyFinance 重点公司主要财务数据重点公司主要财务数据 重点公司重点公司 现价现价 EPS PE 评级评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