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晓红-电子配血临床应用的现状与挑战-学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蔡晓红-电子配血临床应用的现状与挑战-学组.pdf(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蔡晓红01背景与意义背景与意义02电子交叉配血及电子交叉配血及其应用其应用03RhRh分型匹配分型匹配ECMECM的意义与应用的意义与应用04挑战与展望挑战与展望01传统的传统的输血输血医学医学技术技术远不能满足现代医远不能满足现代医疗疗及健康中国战略发及健康中国战略发展的需求展的需求12现代医学面临挑战及健康中国战略现代医学面临挑战及健康中国战略对输血医学技术提出新的要求对输血医学技术提出新的要求信 息 化 和 数 字 化:电 子 交 叉 配 血(electronic crossmatch,ECM)技术的发展1 1传统的交叉配血方法:操作繁琐、时间成本高、应急响应能力不足、人力成本高2 25
2、背景与意义背景与意义Rh血型系统的重要性Rh分型匹分型匹配输注配输注ECMRh分型匹配输注(献血者红细胞的C、c、E、e抗原种类患者)可以有效预防Rh同种意外抗体的产生,减少HTR及HDFN的发生Rh分型匹配输注ECM的应用,有望进一步提升我国输血服务的整体水平6背景与意义背景与意义 现状问题带来挑战:行业标准不完善、理念普及性、技术接受度、医技人员培训、资源与成本等 分析现状、探讨问题、展望未来7背景与意义背景与意义02定义定义电子交叉配血(ECM)又称为计算机交叉配血(computer crossmatch),是在血型鉴定和意外抗体筛查的基础上,使用计算机系统为患者筛选出ABO/RhD血型
3、同型(也可拓展至其他血型抗原相容)的血液,而不再对献血者和患者做血清学交叉配血试验ECMECM的发展的发展1985年: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医院此后逐渐推广至欧美1990s-2000s:中国台湾Rh 5抗原/Kidd纯合子含Dia、Mur抗原部分大型医院在ECM基础上+盐水介质交叉配血我国港澳台地区:部分献血者标识CcEe、Jka/Jkb和Mia等抗原1994-1997年:中国香港公立医疗机构-香港红十字血液服务中心10ECM的发展与应用现状的发展与应用现状来自香港红十字输血服务中心 高级医务化验师 吴晋元来自香港同行的分享来自香港同行的分享捐血样本捐血样本部分部分强制性检验强制性检验红细胞抗体筛检
4、:固相法,以汇集红细胞(pool cell)及Mia+&Dia+试剂红细胞检验。如发现阳性转交参考化验室进行鉴定2024年鉴定出阳性结果共25个,阳性率0.14%已自动化的检验项目包括:Rh、Kell、Kidd、Duffy、Ss、Miltenburger及Diego(a)2024年捐血样本中:92%已有Rh表现型,22%已有Duffy表现型、21%已有Kidd表现型、17%已有Mia及Dia表现型,能随时为长期输血或已有红细胞抗体病人提供表现型匹配的红细胞来自澳门捐血中心 化验室、成分部主管 尹智聪来自澳门同行的分享来自澳门同行的分享来自台湾输血学会 张志昇 秘书长来自台湾同行的分享来自台湾同
5、行的分享 均使用PK7300/7400机型所有献血者抗原抗体全覆盖大量筛查 抗原检测第一线含Rh/M/Kidd/Mia八抗原达99%均做过两次筛选确认(弱及亚型经分子生物法确认),第二线Ss/Duffy/Lewis/P1/Dia 抗体筛查使用PK7300/7400调高温度及敏感度,使用台制Medipro厂含Dia/Mia抗原的筛检细胞 鉴定则依IgG/IgM使用卡式或经典试管法或凝聚胺法抗体鉴定ECMECM是被多个发达国家卫生机构是被多个发达国家卫生机构认可的一种输血相容性检测方法:认可的一种输血相容性检测方法:提高紧急医疗响应速度提高紧急医疗响应速度通过抗筛提升输血安全性通过抗筛提升输血安全
6、性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适用于ECM的意外抗体筛选红细胞抗原谱宜根据不同民族、地域特点,结合本地区红细胞血型抗原分布频率特征综合考虑0101020214ECM的发展与应用现状的发展与应用现状通过提升自动化检测水平和信息化程度,节约了人力成本消除传统血清学交叉配血过程中引起的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的干扰优化了输血科/血库工作流程、提高了临床输血效率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减少人为差错通过工作链前移,缩短交叉配血和供血时间02020101030304040505ECM的优点的优点165.5.7电子交叉配血条件5.5.7.1计算机系统及其他关键设备应经过严格认证5.5.7.2应有确保血液检测数据采集和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