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情

王志成-血小板囊泡: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的创新突破.pdf

上传人: a****e 编号:772351 2025-08-10 47页 9.84MB

word格式文档无特别注明外均可编辑修改,预览文件经过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三个皮匠报告文库所有资源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本文主要研究了血小板囊泡(PEVs)在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中的创新突破。血小板是血液凝固、伤口愈合和组织修复中的关键角色,而PEVs是血小板活化时释放的双层膜结构颗粒,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分子。以下是关键点: 1. PEVs含有细胞因子、核酸、脂质和糖蛋白等,参与免疫应答、炎症调控和组织修复。 2. PEVs在肿瘤发生中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影响肿瘤进展,具有抗肿瘤治疗的潜力。 3. PEVs在心血管疾病、组织修复和血管再生等方面具有治疗潜力。 4. 临床应用前景包括:作为治疗性生物材料、药物递送载体、组织修复和血管再生。 5. 研究发现,PEVs通过线粒体转移调节巨噬细胞极化,改善银屑病样炎症。 核心数据: - 血小板数量:健康个体中为(100–300)× 10^9/L。 - PEVs粒径:40nm-1000nm。 - 血小板在血液循环中的停留时间:8-12天。 文章强调了PEVs在临床应用中的巨大潜力,但也存在一定的挑战。
神奇的治疗载体?" 银屑病治疗的新希望?" 打开抗炎治疗新大门的钥匙?"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