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王怡含-竖炉和平炉联动、再生铜和电解铜共线智造生产线建设-20250807 - 公开.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王怡含-竖炉和平炉联动、再生铜和电解铜共线智造生产线建设-20250807 - 公开.pdf(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竖炉和平炉联动、再生铜和电解铜共线智造生产线建设报告人:王怡含雷 前目录2024年铜加工现状01导电铜杆产业现状02铜杆生产方式03新产线实景07结论与展望08影响质量因素04再生铜杆装备现状05共线生产线设计061.2024年铜加工现状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与安泰科2月28日联合发布数据,2024年,中国铜加工材综合产量为2125万吨,比上年增长1.9%。据ICSG统计,2024年全球精炼铜消费量增速为 2.9%,中国仍是全球铜消费的核心驱动者。电力行业是国内铜消费的主力,主要受益于特高压输电、电网改造的加速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速增长成为铜消费领域最大的增量。中汽协数据显示,2024
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增速均超 34%,进一步拉动铜箔、铜线等细分品类需求。全球绿色转型背景下,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中用铜需求持续攀升。家电领域受益于消费补贴政策及出口回暖,铜材需求保持韧性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在未来能源转型与人工智能发展浪潮下,随着铜的应用愈发广泛,铜市场仍存在较大增长潜力。首先是数据中心建设。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全球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大型数据中心的建设需求急剧上升,大量的铜用于电力传输、存储和散热系统。其次是可再生能源领域。随着全球对碳中和目标的推进,清洁能源技术,如风电、光伏、储能等,正在迅速发展,不断推升铜的消费量。最后,新能源汽
3、车的快速发展也成为铜需求的重要驱动力。传统燃油车平均耗铜量为20公斤左右,而新能源汽车的单车耗铜量是传统燃油车的4 倍以上。中汽协预计,2025 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将冲击 1600万辆,同比增长 24.4%。2.导电铜杆产业现状T1铜杆 T2铜杆T3铜杆导电铜杆分类T1铜杆T2铜杆T3铜杆纯度铜+银99.95%铜+银99.90%铜+银99.70%原料高纯电解铜1#电解铜2#电解铜导电率102.3%IACS101.5%IACS100.6%IACS抗拉强度195MPa275MPa210MPa延展性最高次之较差耐蚀性良好较好较差吨价格78500-7900074000-7800077500-78000
4、新能源领域占比30%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突破1,000万辆,动力电池、充电桩和车载电气系统对导电铜杆的需求持续激增01:需求增长再生铜利用率60%铜杆生产线自动化率突破70%,能耗降低15%,生产效率提升30%。江西铜业等企业引入AI质检系统,产品良率提升至99.5%02:技术升级铜价波动15%铜价受国际期货市场影响显著,2025年铜价上涨10%导致企业成本压力加剧,部分中小企业利润率压缩至5%以下03:成本压力出口占比提升至25%美国、欧盟对中国铜杆产品加征关税,2025年出口增速放缓至3%,企业转向东南亚和“一带一路”市场.04:国际市场导电铜杆前景3.导电铜杆生产方式(1)低
5、氧铜杆(含氧量200450ppm)核心工艺:连铸连轧法(一)工艺流程:(1)电解铜板(纯度99.95%)(2)竖炉熔炼(控氧燃烧,温度11601200)(3)连铸机(双钢带或轮带式)成型(4)多道次轧机轧制(5)表面还原清洗(6)成圈/成捆包装。(二)技术特点:含氧量较高(200450ppm),导电率约99.5100.5%IACS;生产效率高(年产可达30万吨),适合大规模生产;表面有氧化皮,需清洗处理。(三)应用场景:电力电缆、变压器绕组、工业导电排等对导电性要求中等但成本敏感的领域核心工艺:上引连铸法(一)工艺流程:电解铜工频炉熔化上引连铸机冷铸冷轧退火成圈。(二)特点:冷加工硬态铜杆,含
6、氧量10ppm,延伸率较低(约3%),适合小批量定制化生产。(三)应用场景:高端电子器件(如芯片引线框架)、超导材料、真空设备等对纯度和导电性要求极高的领域(2)无氧铜杆(含氧量10ppm)工艺流程废杂铜(纯度92%)反射炉(平炉)熔炼精炼炉氧化还原连铸连轧表面处理成品。技术特点含铜量99.90%,含氧量略高于原生铜杆;成本比原生铜低1520%,环保效益显著;单炉年产可达12万吨,适合中低端市场。应用场景:建筑电线、普通家电线缆等对性能要求不高的场景(3)再生铜杆(含氧量200450ppm)4.影响再生铜杆质量因素铸坯冷却组织示意图铸坯冷却组织示意图 铸坯低倍组织铸坯低倍组织铸坯低倍组织铸坯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