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工联会:2025港岛历史文化深度游发展策略研究报告(繁体版)(4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香港工联会:2025港岛历史文化深度游发展策略研究报告(繁体版)(49页).pdf(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1 摘要摘要 近年旅客對傳統的蜻蜓點水式旅遊需求逐漸減少,而以文化體驗為主的深度遊愈漸成為他們的追求。香港擁有豐富的歷史和文化資源,惟尚未充分利用這些資源發展深度遊。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 2.0中,針對發展深度遊及樹立無處不旅遊推出多項措施。工聯會認同特區政府的旅遊發展方向,並就着這些方向進一步提出建議。本報告著眼於香港島的歷史和文化資源,通過實地調研、問卷調查和深度訪談的方法,挖掘港島歷史文化深度遊的發展潛力,為港島歷史文化深度遊發展提出建議,對旅客說好香港故事的同時,讓當地社區在文化、經濟能得益於此。研究團隊在 2024 年 11 月下旬至 12 月中旬期間,向一群對歷史文化深度遊感興趣的內
2、地遊客發放問卷,共回收有效問卷 431 份。調查發現,受訪遊客對香港的歷史文化景點知之甚少,而遊客在選擇旅遊目的時,當地歷史文化的豐富性和獨特性是他們最看重的因素。在景點背後故事的呈現方式上,文字和舊照片展板被最多遊客選擇。此外,調查還發現,文學作品、文人主題的深度遊引起很多遊客的興趣。經過分析,限制港島乃至香港歷史文化深度遊發展的因素包括:部分特色事物面臨消失危機或被隱沒;活化停滯或活化形式單一;缺乏文學作品、文人主題深度遊;旅遊資訊的內容與推廣不足;部分景點交通配套不完善;遊客對深度體驗產品可接受的消費額度不高;缺少優質導賞員。對此,研究報告提出的建議包括:1、針對部分特色事物面臨消失危機
3、或被隱沒,建議政府檢討文物保育機制,對歷史建築被評級的具體原因進行列明,也應該重新檢討歷史建築普查名單和政府文物地點名單。另外,政府部門間應加強橫向溝通,對於涉及多個政府部門工作內容的複雜問題,例如霓虹燈的去留問題,所涉及的部門需互相溝通與協調。2、針對活化停滯或活化形式單一,建議政府優化活化形式,應重視對建築的歷史文化呈現,活化後的建築不應與原來的功能割裂。此外,政府可鼓勵業界以創新的方式進行活化,在相關制度上給業界拆墻鬆綁。3、在拓展文學、文人主題深度遊上,建議優化南區文學徑,優化措施包括:在相關歷史事件發生地附近的休憩公園設置舊照片牆或讀書角;配合抗戰 80 周年,透過文化名人大營救講述
4、抗戰歷史,在赤柱設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紀念 1942 年 800 多名文化界人士從香港撤離的歷史;於銅鑼灣海濱增設文人撤離雕塑等;4、在挖掘文學旅遊潛力上,有趣的主題路線策劃和活動亦有助於將文學轉化為旅遊發展資源,建議政府可結合熱門小說,和相關作家合作,共同策劃出有創意的主題路線。此外,政府需極推動文學和影視以至其他文化領域的知識產權相互轉化,並做好優秀文學作品走出去工作,推出有關鼓勵文學創作的政策。5、針對旅遊資訊的內容與推廣不足,建議增加深度遊路線資訊,篩選整理出一些遊客可能會感興趣的路線,放入官方宣傳網站以及著力放在遊客接觸最多的社交媒體推廣;優化旅遊宣傳片,可採取微電影、微紀錄片的
5、形式;可和相關領域的社交媒體 KOL 合作;推出一個供遊客使用的一站式應用程式,將各類資訊囊括在裡面。6、對於內地遊客對深度體驗產品可接受的消費額度不高,建議政府持續激勵業界開發優質產品,激發體驗經濟潛能,並繼續聯合旅議會舉行深度遊路線設計比賽,招募一些內地的深度遊愛好者參加獲獎路線的導賞遊覽,在此過程中,慢慢引導遊客,讓其明白優質產品來之不易。7、針對優質導賞員的欠缺,建議政府通過津貼激勵機制,促使現行業內在職導遊積極參與培訓;推出相關從業人員的培訓計劃;重新檢視相關教材、持續完善教材。針對一些歷史文化掌故人提出的教材不夠完善的問題,希望政府重新檢視相關教材、持續完善教材,包括招募相關團隊去
6、收集有趣的口述歷史。8、針對部分景點的交通不便利,建議提升景點周邊的交通配套設施,增設直達及串聯景點的巴士,並提高巴士頻率,例如在筲箕灣地鐵站附近或大型中轉站金鐘站附近設直達香港抗戰海防博物館。1 港島歷史文化深度遊港島歷史文化深度遊發展發展策略研究策略研究 目錄 引言引言.3 1.1.研究背景研究背景.4 1.1 旅遊面臨轉型.4 2.2.研究目標研究目標.8 3.3.研究方法研究方法.8 4.4.遊客的問卷調查結果遊客的問卷調查結果.9 4.1 受訪遊客基本信息(遊客畫像).9 4.2 旅遊需求與喜好.10 4.2.1 遊客最看重旅遊地點的歷史文化豐富性和獨特性.10 4.2.2 文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