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研究院:2025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坚守文化主体性——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精神基石(4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华社研究院:2025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坚守文化主体性——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精神基石(49页).pdf(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坚守文化主体性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精神基石新华社研究院目录前言1第一章中华文化主体性的觉醒历程4一、文化主体性是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4二、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历史演进与时代升华6第二章文化主体性激活文化生命力 14一、发挥引领力,激发强大的精神力量 14二、增强凝聚力,筑牢共同的文化认同 19三、提升塑造力,驱动高水平文化发展 24四、扩大辐射力,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 30第三章巩固文化主体性的世界意义 37一、树立文明传承和创新的文化品格 37二、增强反对霸权主义的文化底气 38三、注入现代化发展的文化力量 40四、尊重文明多样性的文化态度 42五、凝聚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文化共识 4
2、3结语 45编写说明与致谢 47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坚守文化主体性前言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主体性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与精神内核,是维系民族认同和国家稳定的关键所在,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立、文化自强的基础前提,是世界格局深刻变革中彰显文明特质的精神坐标。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脉络与波澜壮阔的演进历程。从古老的农耕文明起源,到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再到对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影响,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沉淀、升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遇列强侵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遭受
3、重创。但中华文化的根脉从未断绝,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复兴之路。直至中国共产党诞生,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革命文化,培育壮大社会主义先进1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坚守文化主体性文化,重塑并巩固了中华文化主体性。步入新时代,文化主体性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与使命。它激活了文化的生命力,在发挥引领力、增强凝聚力、提升塑造力、扩大辐射力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彰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时代价值。有了文化主体性,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特性。中华文化展现出日益鲜
4、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巩固文化主体性具有深远的世界意义。让我们树立对文明传承的文化自信,警惕文化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在守正创新中赓续民族文脉。让我们增强反对霸权主义的文化底气,挺直文化脊梁,寻求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让我们打破“现代化=西方化”的迷 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45页。2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坚守文化主体性思,独立自主地选择发展现代化的道路。让我们形成尊重文明多样性的文化态度,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让我们凝聚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文化共识,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各美其美”迈向“美美与共”,文化
5、主体性在文化激荡中夯实不同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精神根基,共同托举起人类文明和平发展的璀璨明天。3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坚守文化主体性第一章中华文化主体性的觉醒历程文化主体性反映一个国家和民族对自身文化的自觉意识和进行创新创造的主动精神。无论历史风云如何变幻、外部压力如何胁迫、现代化浪潮如何冲击,中华文化始终坚守主体性,以守正创新的勇气、开放包容的态度走出一条文化自信自强之路。一、文化主体性是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主体性是人作为处在对象性活动中的主体的本质规定性,是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能动、自主、创造等特性。文化主体性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文化继承、创新、发展中所展现出的独特价值理念和精神特
6、质,是区别于其他国家、民族且具有鲜明文化特质和价值立 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44页。4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坚守文化主体性场的存在状态。文化主体性是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石:文化主体性唤醒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对自身文化来历、形成过程、发展趋向的自知、自觉。在现代化的演进中,没有文化自觉,一个民族将成为传统与现代夹缝中的精神流浪者。根源于文化主体性的文化自觉,如同文明长河的灯塔,指引着现代化驶向有温度、有灵魂的光辉彼岸。文化主体性塑造文化自信。文化主体性是文化自信的依托。文化主体性承载着民族的精神基因,构筑起文明绵延的深层密码。只有建立起对自身文化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