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开源(InnerSource)在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部开源(InnerSource)在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InnerSource在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谭中意2025/6国际内源基金会(InnerSource Commons)董事中国开源推进联盟(COPU)常务副秘书长CCF开源发展委员会常委Apache基金会成员在Sun、百度、腾讯、第四范式等有多年开源经验18年起在中国推广内部开源分享人简介:谭中意什么是内源内源的定义内源是将开源软件开发的最佳实践应用于企业内部的方法。起源与发展概念由Tim OReilly在2000年提出,旨在借鉴开源模式解决企业内部协作障碍。范围限制与传统开源不同,内源的代码和协作范围仅限于组织内部员工。内源对企业的价值开放协作开放协作InnerSource鼓励企业内部不同
2、团队和部门之间的开放协作,打破传统的组织壁垒,促进知识和技能的自由流动。代码共享代码共享通过内部代码库的共享,InnerSource能够减少重复开发,提高代码复用率,从而显著提升开发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创新驱动创新驱动InnerSource为员工提供了更多参与不同项目的机会,激发创新思维,有助于培养跨部门的创新文化。质量提升质量提升借鉴开源社区的peer review机制,InnerSource可以提高代码质量,减少错误,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InnerSource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实践,更是一种文化理念。它能够帮助企业建立更加开放、透明和协作的工作环境,从而提高整体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通过采
3、用InnerSource,企业可以实现更快的产品迭代、更高的员工满意度,以及更强的团队凝聚力。国际InnerSource的发展历程2000年代初期:概念萌芽InnerSource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年代初期,当时Tim OReilly 在参与创建开源运动的时候,也尝试把开源的开发方式引入到一些大型企业的内部,包括像IBM,HP等大公司2015年:理论体系形成PayPal的Danese Cooper等人开始系统化地整理InnerSource的实践经验,形成了初步的理论体系,并在各种技术会议上分享。这一时期,更多的公司开始关注并尝试InnerSource。2016年至今:全球化发展Inne
4、rSource Commons基金会成立,为全球InnerSource实践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微软、IBM等科技巨头也开始大规模采用InnerSource,进一步推动了其全球化发展。国际InnerSource的发展经历了从概念提出到实践探索,再到理论体系化和全球推广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见证了技术社区对协作模式的不断创新,也反映了企业对提高内部效率和创新能力的持续追求。中国InnerSource 起源12012年:腾讯率先尝试腾讯开始推行新代码文化,这标志着InnerSource在中国的萌芽。这种自下而上的方法强调代码共享和开放协作。22014年:华为全面推广华为启动了其InnerSo
5、urce计划,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强调代码开放和跨部门协作,为中国大型企业采用InnerSource树立了典范。32016年:百度创新应用百度将InnerSource作为其平台化战略的延伸,创新性地解决了平台部门人力不足的问题,展示了InnerSource的灵活应用。42018年至今:布道推广2018年起,谭中意开始在国内推广内源;2019年起 开源中国设立内源网站,大规模推广内源实践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包括互联网公司和传统行业,开始采用InnerSource。这一阶段见证了InnerSource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多样化应用。The InnerSource Journey in China1过
6、去(2011-2018)腾讯、华为、百度开始采纳内部开源2现在(2018-2024)更多企业采纳内部开源,并不断升级内源战略3未来(2024+)期待更多实践,更多协作形式中国内部开源逐步演变的过程。InnerSource在中国的过去(2012年-2018年)腾讯:自下而上的创新2012年,腾讯开始推行新代码文化,由CTO张志东发起,强调Show Me the Code的理念,鼓励工程师们展示和分享代码。华为:战略性全面推广2014年,华为启动了其InnerSource计划。华为采用了自上而下的推广策略,将InnerSource作为公司战略的一部分。追求“代码可见可查可参考”。百度:平台化的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