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情

收益率曲线上的货币政策:央行为何能够影响长期实际利率?.pdf

上传人: bu****ng 编号:714554 2025-06-18 26页 976.69KB

word格式文档无特别注明外均可编辑修改,预览文件经过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三个皮匠报告文库所有资源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本文研究了中央银行如何影响长期实际利率。主要观点包括: 1. 传统的观点认为实际利率由实际因素决定,但文章提出中央银行的政策决策对长期利率有显著影响。 2. 文章通过对比标准的新凯恩斯模型(NKM)和考虑生命周期因素的FLANK模型,指出在FLANK模型中,由于长期利率变动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较弱,中央银行可能对长期实际利率有较大的控制力。 3. 在FLANK模型中,由于包含了退休状态,长期低利率可能导致家庭增加储蓄,而工人的退休储蓄需求随利率上升而降低。 4. 文章强调,长期利率并未被严格锁定,中央银行可以在不引发经济大幅波动的情况下,对长期利率施加显著影响。 5. 文章还提到,在老龄化社会中,利率政策的效果可能减弱,且在量化宽松政策后,长期利率的定位在政策制定中实际上并不那么重要。 核心数据引用: - “Ψy (1) ≈ 0”表明在FLANK模型中,由于财富的消费倾向变化,长期利率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几乎为零。 - “θ”代表中央银行对需求冲击的反应。 关键点分条列出: - 中央银行对长期实际利率的影响比传统认为的更强。 - 考虑生命周期因素后,利率政策的效果和持久性存在权衡。 - 在老龄化社会,利率政策效力减弱。 - 长期利率的真正水平对于政策制定来说并不是决定性的。
"货币政策的长期影响?" - 为什么中央银行能影响长期实际利率? "老龄化对利率政策有何影响?" - 随着社会老龄化,中央银行的利率政策会有何变化? "长期利率背后的真相?" - 长期真实利率是否真的被中央银行控制?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