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工业互联网与石化化工行业融合应用参考指南(2025年)(20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信部:工业互联网与石化化工行业融合应用参考指南(2025年)(201页).pdf(201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编写说明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产物,是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方法论,更是推进实数融合与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和重要驱动力。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新兴融合技术产业的发展,核心产业规模实现高速增长,成为了数字产业化的新引擎。同时,工业互联网深度作用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全环节,通过模式创新、流程再造、服务延伸等重塑制造业传统的研发范式、生产方式、管理形式和组织形态,让数字技术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赋能于实体经济,加速释放更大的外溢效应、乘数效应,打造经济新增长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发展。近年来,在政产学研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
2、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认识体系、实现路径和实践成果,构建了“中央举旗定向、政府引导规划、地方务实推进、产业联动发展”的中国模式,形成了“巩固、提升、创新”并行推进的中国方案,打造了“5G+工业互联网”“5G 工厂”等中国品牌。工业互联网新型基础设施体系不断完善,融合应用融入 49 个国民经济大类,2024 年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增加值规模达到 1.53 万亿元,较 2023 年增长10.65%,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石化化工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产品种类多、工艺流程长、物料物性杂、工况苛刻,且多涉及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化学品和重大危险源。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加速渗透,资源环
3、境约束不断增强,绿色安全发展任务更加紧迫的新形势下,通过强化工业互联网赋能,加快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推进行业标准体系建设,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等方式,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打造竞争新优势、筑牢绿色安全底线的必然选择。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和原材料工业司的指导下,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共同组织政产学研用等单位研究编制了 工业互联网与石化化工行业融合应用参考指南,旨在为石化化工行业与工业互联网融合过程中的需求场景识别、应用模式打造、关键系统构建和组织实施方法提供参考借鉴。当前工业互联网与石化化工行业
4、融合应用已进入由起步探索向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对实施路径的研究也还是初步和阶段性的,后续将根据实践情况和来自各界的反馈意见适时修订更新,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的赋能作用,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1目 录一、一、总则总则.1(一)适用范围.1(二)编制目的.1(三)编制框架.1二、二、现状需求与总体架构现状需求与总体架构.3(一)石化化工行业数字化现状.3(二)融合应用需求.6(三)融合应用总体架构.8三、三、工业互联网与石化化工融合应用场景工业互联网与石化化工融合应用场景.11(一)平台化设计.11(二)智能化生产.13(三)个性化定制.26(四)网络化协同.26(五)服务化延伸.32(六
5、)精细化投融.34(七)数字化管理.34(八)可视化治理.38(九)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39(十)工业互联网+绿色低碳.412(十一)“5G+工业互联网”应用.41四、四、工业互联网建设实施部署工业互联网建设实施部署.48(一)工业互联网网络设施建设.48(二)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63(三)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72(四)工业互联网数据体系建设.82(五)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体系建设.89五、五、组织实施组织实施.97(一)基本原则.97(二)实施流程.97(三)要素保障.101附件附件 1 供应商概览供应商概览.104附件附件 2 典型案例简介典型案例简介.108附件附件 3 专业术语
6、解释专业术语解释.186附件附件 4 参考标准引用参考标准引用.193编制单位编制单位.1951一、总则(一)(一)适用范围适用范围石化化工行业包括炼化、现代煤化工、传统煤化工、氯碱、轮胎、精细化工及化工新材料等领域。从产业链的角度看,上游涉及矿产的资源勘探与开发,下游涉及轻工、纺织、电子、建材等千行百业,指南主要聚焦中游的炼油化工、管道储运、生产制造、产品销售等关键环节,既适用于具有良好数字化、智能化基础的石化化工企业,也适用于数字化基础较弱但有进一步改造提升需求的石化化工企业。(二)(二)编制目的编制目的遵循新型工业化发展要求,适应石化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促进石化化工企业提质、增效、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