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优塾:2021年中国船舶VS中国重工造船产业链报告(2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并购优塾:2021年中国船舶VS中国重工造船产业链报告(28页).pdf(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2021 年 9 月 30 日 并购优塾 中国船舶 VS 中国重工 造船产业链 2021 年 9 月跟踪报告 海上运输,因其运输量大、单位成本低的特点,是国际商贸的主要运输方式,占全球商贸量达到 2/3(剩余为空运和陆运),其中,我国进出口货运总量的 90%均是海上运输。 2021 年上半年,航运市场景气度持续回升,港口拥堵、海员不足等因素进一步加剧运力短缺。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突破 4000大关,创下 11 年新高。 2021 年 9 月 30 日 并购优塾 而船舶是海运的基石,受此影响,新船订单大增。 由于我国船舶工业领跑全球,所以,从国内数据看,2021 年上半年,我国新承接船舶
2、订单量 3824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 206.8%;造船完工量 2092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 19.0%;截至 6 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 8660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 13.1%,比 2020 年底手持订单增长 21.8%。 因此,今天来看跟踪一下造船行业景气度: 从近期财务增长情况来看: 中国船舶 2021 中报,实现营业收入 271.02 亿元,同比增长14.18%,归母净利润 2.6 亿元,同比增长 81.3%。 中国重工2021中报, 实现营业收入162.03亿元, 同比增长-6.96%,归母净利润 1.58 亿元,同比增长 227.72%。 从 Wind 一致预期来看,未来两年中,收
3、入缓慢增长,利润维持较高的增长水平。 2021 年 9 月 30 日 并购优塾 图:Wind 一致预期 来源:Wind 从产业链来看,造船产业链为:从产业链来看,造船产业链为: 上游,包括造船的原材料、设备等,如钢板、锚链、动力主机等; 中游,造船公司,主要以中国、韩国公司为主,包括现代重工(韩)、中国船舶、中国重工、中防船务、扬子江造船、三星重工(韩)等; 下游,船东主要分为海运和船舶租赁,船舶租赁本质是海运企业的融资来源之一。海运方面,集装箱运输船东集中度较高,CR10 为84.6%,干散货与油轮运输集中度较低,CR8 为 9%、14%。 那么,问题来了: 1)航运周期受什么因素影响?为什
4、么今年海运景气度高涨? 2)从关键经营数据来看,各家企业的竞争力如何? 2021 年 9 月 30 日 并购优塾 (壹)(壹) 图:产业链 来源:塔坚研究 2021 年 9 月 30 日 并购优塾 主流船舶按用途可分为干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和军用舰船。 不同类型的船舶成本构成略有差异,但总得来说,船舶成本可分为设备、原材料和劳务费三大部分,三者之比约为 2:1:1。 设备成本是造船成本的主要构成,占比在 45%-52%之间,并且,主机及变速齿轮箱(动力设备)以及甲板机械两部分之和,约占设备成本的 50%。 原材料成本占比在 26%-33%之间,主要由船体钢材构成(占原材料成本 65%-70%
5、),因此钢材价格的波动对造船企业的成本及盈利水平有较大影响。 劳务成本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占比在 24%-26%之间,主要因造船行业的特点属于量少但工程量巨大,所以非标准化程度较强、自动化程度较低,因此对人工的依赖程度较高,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 2021 年 9 月 30 日 并购优塾 图:船成本构成 来源:国际船舶贸易 造船龙头企业通常具有较强一体化能力, 包括船舶设计、 船体建造、动力系统研发生产和舾装生产安装等,对外采购主要是大宗类商品,2021 年 9 月 30 日 并购优塾 如船用钢板、涂料、铜缆线、铝制结构件等,因此,通过关注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与造船龙头,就可对行业整体有所判断。 中国
6、船舶前身为中船集团旗下于 1998 年上市的沪东重机,在近二十年造船周期中,中船集团先后把核心造船企业并入上市体系下,如 2007 年并入外高桥造船、中船澄西两大核心造船厂,并更名中国船舶。 2020年, 又并入江南造船厂、 广船国际51%股权以及黄埔文冲31%股权,实现优质产能翻倍,船舶造修业务收入增长 177%(船舶造修业务中包含军船和民船两大部分,但未细分披露)。 图:中国船舶收入结构 来源:塔坚研究 2021 年 9 月 30 日 并购优塾 中国船舶几大造船子公司各自的优势领域有所不同: 江南造船厂, 优势在于军船与高附加值民船, 包括破冰船、VLGC、LPG 等,代表我国高端船舶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