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通院:中国共享单车行业发展报告(2018)(2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信通院:中国共享单车行业发展报告(2018)(29页).pdf(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 摩拜单车 中国共享单车行业发展报告 (2018) 2 市场发展由爆发到稳定,行业洗牌后迎来新格局 共享单车为实体经济注入互联网基因,推动创新模式和生产方式的全面变革,预计到2020年,共享单车企业将创造经济产值714亿元 共享单车已成为第三大公共交通出行工具,单车的海外拓展提升了中国品牌的认知度,让中国“智造”惠及世界 1 2 3 3 单车企业依托管理平台,助力政府实现精细化、智能化管理 共享单车快速扩展带来监管挑战,亟需政府与企业合作,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 4 5 单车市场步入稳定发展阶段,将带动自行车制造向“智造”转变 6 I 行业发展篇 资本市
2、场热捧,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 行业洗牌重组,单车市场迎来新格局 制度创新加速,营造有利的发展环境 5 2015年 初步探索 2016年 百花齐放 2017年 引爆市场 最早出现在大学校园。 2015年1月,摩拜单车成立。 2015年10月,摩拜获得数百万美元投资。 除摩拜、ofo外,小蓝、永安行等众多车企进入市场,迅速覆盖全国一二线城市。 资本大量涌入。 2016年4月,摩拜在上海正式运营。 2016年8月,摩拜在北京正式运营。 车企数量、单车投放城市和数量迅速扩张,全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 行业洗牌重组,确立摩拜、ofo两大车企双寡头竞争格局。 部分单车企业倒闭,二三梯队车企转战三四线城市。 政
3、府出台政策,鼓励共享经济健康发展。 诞生三年,经历三个发展阶段 6 阶段一:2015年初入市场,探索共享经济新业态 阶段二:2016年元年开启,单车市场百花齐放 共享单车最早于2015年出现在大学校园,主要针对学生群体骑行需求提供单车租赁服务。 行业中仅有摩拜、ofo、骑呗等几家企业,其中多数企业为初创阶段。 2016年市场上的共享单车品牌多达30余家。覆盖城市从北京、上海、深圳向全国一、二线城市迅速蔓延。 2016年披露融资的车企达11家,入局资本超30家,下半年行业总融资超30亿元。 领先企业摩拜、ofo融资均超过10亿元人民币,占行业总融资额的80%。 北京 上海 深圳 7 阶段三:20
4、17年行业爆发,供需两端持续扩张 供给端,2016年累计投放单车约200万辆,覆盖城市33个,2017年大幅增长至2300万辆 、200个城市 需求端,2016年全行业累计注册用户1886.4万人,累计骑行25亿公里,2017年增至2.21亿人和299.47亿公里 摩拜运营300天日订单量突破2000万,成长速度远超网约车、外卖、电子商务等其他互联网领域。 成长速度空前,远超互联网其他领域 8 第一、第二、第三梯队车企发展状况 行业加速洗牌,二三梯队车企转战三四线城市 根据单车投放量、APP下载量等指标统计分析,行业内车企可划分为三个梯队。投放量方面,第一梯队的摩拜与ofo占市场总量的78.3
5、%,app下载量方面也远超二、三梯队下载量之和。 2017年下半年,二三梯队品牌迅速迎来破产、倒闭、跑路潮,行业格局渐趋固化 摩拜、ofo占据一二线市场且供需相对饱和,第三梯队车企避开竞争转战三四线城市。 小鸣单车:衡阳、株洲等 骑呗单车:临汾、合肥等 优拜单车:佛山、南昌等 小强单车:酒泉、晋城等 3Vbike: 保定、莆田等 单车企业投放情况 9 中央积极鼓励和支持共享单车,促进共享单车行业健康发展 各地政府加强规范和指导,明确共享单车企业管理责任,共同促进行业规范发展 II 经济影响篇 引领产业升级,培育实体经济新动能 促进创新升级,激发产品迭代新活力 推动制造升级,打造中国智造新模式
6、11 打造产业发展新空间 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7年共享单车企业共下达订单3000万辆,有效化解过剩产能,为传统自行车产业创造新空间。 “海量生产、质量优先”的生产方式,有助于淘汰“小而散”的落后产能,引导自行车企业改进工艺、提升品质、净化产业生态。 据测算,2020年,以摩拜单车为代表的共享单车企业将创造经济产值714亿元,其中制造环节408亿元,服务环节306亿元。 近年来,我国国内代步自行车领域的经济产值维持在200亿元左右,预计2020年在共享单车的带动下其经济产值将增至800亿元。 带动制造业服务化转型 在共享单车模式下,自行车产业的价值创造核心将由生产制造环节向运营服务环节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