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旭股份-技术迭代风口已至专业电池龙头再领变革-20211114(2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旭股份-技术迭代风口已至专业电池龙头再领变革-20211114(25页).pdf(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建立欧洲研究院与全球光伏联合创新中心,奔向全球光伏电池创新制高点。2020年10月公司于全球光伏研究枢纽德国弗莱堡成立欧洲研究院,致力于电池理论技术和前沿技术研发,与欧洲光伏研究机构开展深度合作。同年11月,公司于义乌投建全球光伏联合创新中心,进一步深化“联合研发”模式,与全球领先企业、国内外著名科研院所和知名高校展开理论和技术创新合作,推动新技术量产落地。国内外两大研发中心投建,结合公司专业化技术优势,助力公司掌握全球光伏电池先进技术,把握先进技术量产制高点,进一步彰显公司研发实力。研发赋能,公司电池技术储备丰富。在公司研发人员与研发投入的加持下,公司在电池技术方面保持业内绝对领先,表现在公
2、司在业界率先推出管式PERC电池,双面双测双分档等技术,并通过自主创新和联合研发,在 HJT、IBC、HBC等下一代N型电池技术上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在叠层、多层电池技术上亦进行持续研究,在新技术储备的丰富度上充分展现专业化电池企业之优势。持续研发投入成果显著,获得专利数量不断增长。公司对各类光伏电池技术路径、材料和设备使用,以及组件技术进行全面而深入的长期研发,在PERC、IBC、HBC等电池量产技术方向上取得良好的研发成果,近年来获得专利数量不断增加。2021年上半年,公司获得授权专利36项,其中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3项。至2021年中,公司累计申请专利约1100项,累计获得授权专利626
3、项,其中发明专利89项,专利成果数量成绩优异智能制造+精益管理,人均产出水平不断提高。公司坚持“精细化管理”与“量产技术创新”,提高精益生产管理水平和智能制造技术,2020年起新建产能均采用智能制造车间设计,与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有机结合,技术优势助推非硅成本下降。同时公司全年人均产值与人均产出率不断提高。至2020年公司人均产出率达3.3MWI年l人,与行业平均水平2.8MWV/年l人相比高出近18%,行业领先优势明显。目前各家厂商下一代N型电池技术的研发及量产主要集中在TOPcon,HJT,IBC这三类技术上。前两者主要通过镀膜(氧化硅、非晶硅)使得表面钝化减少少子复合来提高晶硅电池转换效率。而IBC则主要是通过改变电池结构,提高光能利用率来提升效率。镀膜及改变电池结构这两类方法,属于完全不同的两种技术路径,之后可以融合,从而进一步提高电池转换效率(例如HBC技术)。大多数厂商考虑到BC技术的工艺复杂,及现有PERC 技术同为镀膜技术,从而选择从TOPcon及 HJT技术入手开始研发量产下一代新型技术。公司则直接选择较难的BC技术路线进行研发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