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光电-光学气体传感平台领军者撬动下游多样化应用-211012(3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方光电-光学气体传感平台领军者撬动下游多样化应用-211012(35页).pdf(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稳抓政策升级契机,尾气分析仪迎来景气期。公司把握 2018 年机动车尾气氮氧化物排放检测的新政出台、结合早期已具备的热电堆红外气体传感技术,已可自主生产并销售适用于新政的尾气分析仪。除机动车外,非道路移动机械种类繁多、应用领域广阔,主要包括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随着 2020 年非道路机械国四标准及重型车国六标准在各地陆续实施,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气体分析仪、发动机便携排放检测系统市场需求将迎来新一轮增量。未来,随着完整 I/M 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预计机动车修理厂的数量将相应增加,为机动车尾气分析仪器带来增量市场需求。机动车保有量是带动尾气分析仪器行业发展的先行指标。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居
2、民可支配收入增加,机动车保有量呈现逐年稳增态势,截至 2021 年上半年,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 3.84 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 2.92 亿辆,未来伴随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机动车尾气排放将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政府对其排放限值标准及检测技术手段也将进一步加严,由此带动机动车尾气检测设备发展。汽车后端市场发展滞后汽车保有量增长,潜在检测需求有待开发。据统计,目前我国机动车检测站超过 1.5 万家。根据新政要求升级的实施时间,以光学技术配置的检测站设备需求于 2019-2020 年陆续释放。现阶段我国机动车检测站数量较发达国家相比缺口较大,截至2019 年末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 3.48 亿辆,
3、每万辆汽车拥有的检测站为 0.43 个。按照发达国家的平均配比水平 2.5 个/万辆汽车计算,机动车检测站需求量接近 8.7 万家。随着检测站数量的增加,尾气分析仪器的市场需求也将持续扩大。烟尘烟气设备是大气环境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将烟气在线监测数据作为执法依据,持续推进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同时,国际海事组织颁布“限硫令”,要求国际航行船舶如选择使用非低硫燃油,应额外安装减排装置及检测设备,进一步打开了烟气分析仪器的市场空间。根据环境监测设备发展现状及环境监测产品前景分析,2019 年我国各类环境监测产品共计销售 8.6 万台,其中烟尘烟气检测设备占比 3
4、2%,销量达到 2.5 万台,仅次于水质设备。高性价比定制化烟气分析仪器,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地位。公司已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流红外核心传感技术,具备微流量传感器及红外探测器的制备能力,通过隔半气室设计可有效提高测量精度。此外,公司亦具备紫外差分吸收光谱技术,使用自主生产的紫外光谱仪及紫外吸收池。公司同时具备微流红外、紫外技术,可满足低量程和超低量程烟气检测要求,在烟气分析仪器配套市场的份额逐渐增加。突破高端气体分析仪技术壁垒,有效补充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仪器。公司牵头实施了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激光拉曼光谱气体分析仪的研发与应用”项目,形成了包括光路及光谱分析、拉曼信号增强等技术,解决了外部因素波动对测量精度的影响问题,可同时对多种气体进行在线和实时检测,共获授 10 项发明专利,主要定位为石油天然气、页岩气、大型煤化工重点领域。多种技术分别测量各组分气体的组合仪器应运而生。公司红外煤气分析仪可同时测量六组分气体浓度且无交叉干扰,已广泛用于工业煤气测量及高校、科研院所各种煤气成分和热值分析。该项核心技术已获得国内发明专利,于 2018 年、2020 年分别获得美国、欧洲专利授权。2018 年以来,随着下游冶金、煤化工等行业陆续回归正常有序发展,公司煤气分析仪产品取得良好的市场反馈。同时,公司亦发挥在沼气浓度和流量检测领域的长期技术积累和产品开发经验,市场认可度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