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德梁行:2021年中国零售物业市场八大趋势(5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戴德梁行:2021年中国零售物业市场八大趋势(53页).pdf(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经历了疫情的洗礼,北京各在建或筹备入市的新项目在定位、业态设置及品牌招商上也更为谨慎,整体市场供应节奏将持续放缓。随着疫情的稳定,零售市场平均租金将继续保持平稳,空置率也将逐渐下降。2021年,北京将持续推进15家传统商场“一店一策”试点企业的升级改造,并将购物中心、专业专卖店也纳入“一店一策”的改造范围。因此,城市更新仍将是盘活城市存量商业、提升零售市场项目品质的主要方式。北京“十四五”规划对零售市场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北京商务局也围绕“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推出了促进消费的“十大专项行动”,预计未来政府将继续加强推进“首店经济”、 “夜经济”、传统商圈改造、线上线下消费融合等方面的工作
2、,助力北京零售市场整体品质及消费活跃度的提升。过去一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和持续,北京多数在建项目工期都被延期,市场供应步伐进一步放缓。2020年三季度至今,北京共有7个零售物业投放市场,共为市场带来67.9万平方米的优质零售空间。项目均位于非核心商圈,以社区型购物中心为主。随着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政策的推进和核心区域土地供应的紧缺,近年来入市项目大都来自非核心商圈(即“其他区域”)。截止2021年第二季度末,全市零售物业总存量(含百货和购物中心)达1,462.3万平方米,其中有805万平方米位于非核心区域,占比达55%,主要以社区型商业项目为主。同时,核心商圈的老旧商业也在持续改造更新中,
3、城市更新已成为是盘活城市存量商业、提升零售市场项目品质的主要方式。受疫情影响,以客流为生命线的实体零售受到了重创,市场活动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尤其是对一些快时尚零售品牌、儿童教育及低端餐饮等影响较大,而高端餐饮、咖啡茶饮、运动健身、集合店等扩张较为明显。过去一年,北京持续推进“首店经济”的发展,吸引了多个国际品牌首店入驻。比如,FILA 全球首家全新概念店在王府井商圈的北京APM开业;科技健身品牌FITURE的全球首家线下旗舰店在CBD商圈的国贸商城开业;纽约汉堡品牌Shake Shack北京首店在三里屯太古里等。三里屯、CBD、王府井等核心商圈的标杆项目仍是品牌首店入驻的首选。疫情加速了各商场的业态调整,同单一品类的专卖店比起来,各种各样的集合店以其多元化的品牌及品类,为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和消费的便利性。因此,品牌集合店成为北京各购物中心及百货所青睐的招商对象。实例北京翠微百货公主坟店在BURBERRY撤出后,引入了奢侈品集合店IN SPACE;西单更新场引进了日本潮流品牌买手集合店STUDIOUS;北京朝阳合生汇引入了BA饰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