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通院:2025年AI+跨境——双重产业发展机遇洞察及趋势展望报告(2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信通院:2025年AI+跨境——双重产业发展机遇洞察及趋势展望报告(24页).pdf(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2025.01AI+跨境双重产业发展机遇洞察及趋势展望201.跨境出海发展洞察1.1 基础层1.2 模型层1.3 应用层02.AI+跨境发展趋势与建议03.信通院AI跨境服务驱动因素企业租赁本地IDC机房,升级为AI加速节点,或部署GPU/FPGA等异构计算集群满足区域需求。建设现状面临挑战 多层级算力架构:由超大规模中心向“中心+边缘”协同演进,满足AI与实时业务需求。本地化与绿色低碳:各国合规要求趋严,绿色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应用成为数据中心建设的重要考量。未来趋势大型语言模型对高性能算力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生成式AI应用层出不穷,也需要大规模GPU/TPU等算力支持。中美科技竞争,受制于芯片
2、、关键硬件等供应链的限制,促使企业构建海外算力基地。海外市场对超算/智能算力的需求不断增长。算力需求激增地缘政治压力市场需求大模型技术升级推动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围绕算力集聚、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需求,打造全球领先的新型智能计算中心,赋能各行业转型。自建数据中心与当地电信运营商合资建设智能算力节点合资建设方向租赁/托管与边缘节点典型案例马来西亚区域智算中心建设项目占地面积约70亩总容量包含2400-4000台服务器,600-1000个物理机柜提供约550PFlops的算力规模1.高昂的投资成本:国内智算中心的平均投资成本高达21.1亿元人民币且投资回收周期长。2.技术与运营挑战:包括技术标准
3、和运营模式,硬件兼容性、网络基础设施和数据隐私保护等4.客户对IDC解决方案的要求:海外客户偏向Solution/Product形态,需深入理解其技术要求、商务逻辑和交付方式。3.不同的融资环境与要求:国内依赖垫资模式,利率较低;海外融资环境严峻,美元利率高企,债务成本高,需更强的收入保障。5.电力市场理解和工程交付能力:需掌握当地电力政策和可持续发展要求,避免因电力市场波动导致项目风险从基础层-算力角度来看,算力即国力背景下,海外数据中心将成为AI企业国际布局的重要基础设施华为云、阿里云等企业在海外自建数据中心 东南亚、中东、印度:数字化进程加速、政府投入力度大,对云计算与AI算力需求快速增
4、长。欧洲与部分新兴市场:法规严格但市场成熟;拉美、非洲等地区尽管基础设施薄弱,却有较大潜在增量空间。端侧智能算力:5G、IoT、自动驾驶等实时应用催生边缘节点需求,为轻量级、高效能的算力方案带来机遇。行业定制化与绿色数据中心:垂直行业AI落地、节能减排解决方案在海外尚未普及,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市场格局市场潜力蓝海市场驱动因素从基础层-数据角度来看,数据语料商业化合作市场需求巨大,跨境数据为AI企业出海带来众多合规性挑战建设现状1.法律与合规的复杂性可能存在多地管辖与冲突:同一份数据可能同时适用多个国家或地区法律(如欧盟GDPR与美国Cloud Act),加大企业遵从成本与合规风险。2.数据主
5、权与出口管制:越来越多国家强化对数据出境、关键技术和算法的审查,出海企业在实操中面临审批、备案和监管门槛。3.地缘政治与国际贸易摩擦:在中美科技竞争、贸易制裁背景下,部分高科技领域的数据交换受到政策或政治因素的干扰。4.节点布局与运维:大规模数据中心和CDN节点分布不均,需要在重点地区投入高成本基础设施建设与运维,短期ROI不确定。面临挑战数据治理和安全服务数据分析和咨询服务未来趋势 云计算与分布式存储:跨境部署混合云、多云架构需要在不同地理位置传输与同步数据。AI、大数据场景:训练全球化模型、实时分析用户行为,必须具备跨境数据收集与处理能力。全球数字经济与产业升级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 合规约束
6、:各国相继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数据出境审查等法规,对数据跨境提出合法合规要求,也促使企业进行本地化部署。数据安全与信任:地缘政治、隐私保护等因素不断强化各国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控制,形成一定的本地数据存储需求,也倒逼跨国企业进行更多跨境合规投入。数据主权与本地化需求行业标准逐渐形成跨境数据传输基础设施建设ISO/IEC与APEC CBPR推动跨境数据保护标准,全球协作加速中。我国已构建数据出境管理体系,明确安全评估与标准合同路径。头部云厂商(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均在全球主要市场设立数据中心,通过专线或CDN网络承载跨境数据流量。政策/国家AI跨境企业数据本地化政策蔓延:更多国家要求本地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