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行业深度报告:制度突破驱动融券业务爆发头部券商更加受益-20200726[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证券行业深度报告:制度突破驱动融券业务爆发头部券商更加受益-20200726[15页].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证券证券 1/15 证券证券 2020 年 07 月 26 日 投资评级:投资评级:看好看好(维持维持) 行业走势图行业走势图 数据来源:贝格数据 行业点评报告-监管再提鼓励同业并 购,大中型券商更加受益-2020.7.18 上市券商中报前瞻暨全年盈利展望- 中报改善可期,市场活跃度上行驱动全 年盈利上修-2020.7.15 上市券商 6 月月报点评报告-股市改 善驱动盈利高增,看好券商戴维斯双击 延续-2020.7.8 制度制度突破突破驱动驱动融券融券业务爆发业务爆发,头部券商更加受益头部券商更加受益 证券行业深度报告证券行业深度报告 高超(分析师)高超(分析师) 证书编号:S0790520
2、050001 市场市场驱动驱动两融弹性两融弹性,机制驱动业务成长,机制驱动业务成长 长周期看, 市场波动是两融业务弹性的主要驱动, 政策机制通过影响两融占流通 市值比重影响业务成长性。2015年11月两融业务保证金比例上调,两融占流通市 值比重持续回落。2019年以来,随着两融政策的持续松绑,叠加股市流通市值上 涨,两融占流通市值比重逐步抬升,融券业务实现爆发式增长,融券占两融余额 比重从0.9%提升至3%。 供给和机制供给和机制两端两端松绑松绑,三大三大要素要素仍有仍有优化优化空间空间 供给、 需求和机制为影响融券业务增长的三大要素, 目前政策松绑主要聚焦供给 和机制两端。供给端看,拓宽出借
3、人范围和标的扩容影响较大,机制端看,市场 化定价大幅提升出借人意愿,提前了结、实时交割等制度优化提升交易效率。制 度优化下,科创板融券规模占两融比重约 30%,接近海外成熟资本市场水平。未 来监管有望从供给、 需求和机制三大要素端进一步实现优化, 融券业务空间广阔。 融券融券业务业务扩张扩张利于券商机构客户服务,头部券商更加受益利于券商机构客户服务,头部券商更加受益 在不考虑需求的情况下,券商目前净资本可支撑行业两融业务的理论上限为 3.9 万亿,业务空间较大。我们估算,在融券业务占两融比重达 20%(中性假设)时, 融券业务贡献行业净利润的 6%。作为综合服务的重要一环,融券业务发展利于 券
4、商机构客户多项业务的增长。 头部券商在机构客户需求和券源获取能力方面更 占优势,融券业务扩容下,头部券商更加受益。截至 2019 年末,行业前十家券 商融券业务市占率合计达 80%,远高于融资市占率的 53%。 市场化深改下,行业活力将充分释放市场化深改下,行业活力将充分释放 资本市场深改驱动融券业务实现爆发式增长, 未来监管层有望从供给端、 需求端 以及机制端三方面持续优化,融券业务扩容将带动券商机构客户业务全面增长, 其中头部券商更加受益。 从融券业务的发展来看, 本轮以市场化为核心的资本市 场深改将充分释放证券行业活力,历史机遇期下,行业 ROE 有望持续攀升,维 持行业“看好”评级。推
5、荐标的:国金证券。受益标的:中信证券、国泰君安、 中金公司、华泰证券、国信证券、东方财富。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疫情对经济冲击影响超预期;政策松绑力度不及预期。 -24% -12% 0% 12% 24% 36% 48% 2019-072019-112020-03 证券沪深300 相关研究报告相关研究报告 开 源 证 券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开 源 证 券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行 业 深 度 报 告 行 业 深 度 报 告 行 业 研 究 行 业 研 究 行业深度报告行业深度报告 2/15 目目 录录 1、 前言:以小见大,市场化机制释放行业活力 . 3 2、 市场贡献两融弹性,机制驱动
6、业务成长. 3 3、 供给和机制两端松绑,融券业务爆发 . 5 3.1、 供给和机制两端迎来制度突破 . 5 3.2、 三大要素仍存较大改善空间 . 8 4、 两融空间广阔,头部券商更加受益 . 9 4.1、 券商现有净资本可支持两融扩张 . 9 4.2、 融券业务扩张有望带动多项业务增长 . 10 4.3、 头部券商优势突出,更加受益于融券业务扩容 . 12 5、 投资结论:市场化深改下,行业活力将充分释放 . 12 6、 风险提示 . 13 图表目录图表目录 图 1: 两融规模整体呈增长态势,市场为核心驱动力 . 3 图 2: 2019 年以来两融占流通市值比重明显提升 . 4 图 3:
7、融券余额大幅增长,占两融比重提升明显 . 4 图 4: 科创板融券余额占两融比重接近 30% . 5 图 5: 美国主经纪商业务模式下,券商可灵活借用客户资金和资产 . 8 图 6: 美国融资融券占总市值比重保持在 2% . 11 图 7: 美国融券占比长期为 20%-30% . 11 图 8: 2019 年以来两融交易额占 A 股成交额比重提升至 12%. 12 表 1: 资本市场市场化改革下,两融业务迎来政策松绑 . 4 表 2: 三类公募基金最高可出借规模超 4428 亿元 . 6 表 3: 两融标的股扩大直接带来融券规模增长. 6 表 4: 主板固定费率下,借出人收益率在 1.5%-2
8、%之间 . 7 表 5: 科创板市场化机制下平均融出费率提升明显 . 7 表 6: 融券政策松绑主要聚焦供给端和机制端. 7 表 7: 融资余额占净资本比重是限制两融理论空间的主要指标 . 9 表 8: 仅从供给端考虑,行业两融规模增长上限达 3.9 万亿 . 9 表 9: 融券业务扩容有望直接拉动券商净利润增长 . 11 表 10: 融券业务 CR5 超过 60% . 12 表 11: 推荐及受益标的估值表 . 13 oPrOoOrOqPoMzRsNrNqPoN7NbP6MtRoOmOmMiNoOsNlOoMuM8OnNvMuOmMrOwMoOrP 行业深度报告行业深度报告 3/15 1、
9、前言:以小见大,市场化机制释放行业活力前言:以小见大,市场化机制释放行业活力 截止 2020 年 7 月 23 日,市场融券业务规模达到 482 亿,较 2019 年末的 138 亿大幅 增长 250%,两融政策的持续松绑为融券业务释放了活力。本文重点剖析融券业务市 场的具体制度优化、影响机制,并对未来改革方向进行展望、分析融券业务扩容对 券商的影响。 本文试图“以小见大” ,说明市场化机制改革对证券行业有着重要的影响。本轮资本 市场深改以“市场化”为核心,创业板注册制已将改革推进存量市场,业务活力充 分释放下,证券行业盈利有望持续提升。 2、 市场贡献两融弹性,机制驱动业务成长市场贡献两融弹
10、性,机制驱动业务成长 流通市值是影响两融规模变化的主因流通市值是影响两融规模变化的主因,机制机制变化驱动业务成长性。变化驱动业务成长性。从 2012 年至今, 融资融券规模从 358 亿元增长至 1.4 万亿元,一方面源于 A 股流通市值的增加,另 一方面来自两融余额占 A 股流通市值比重的提升。2014 年之前,两融业务处于爬坡 阶段,占两融余额占 A 股流通市值比重逐步上升至 2%。2014 年-2015 年,牛市主导 下,流通市值大幅提升,两融余额和两融占流通市值比重均创达到历史高点。2015 年 11 月, 融资业务保证金比例从 50%提升至 100%, 两融占流通市值比重持续回落,
11、2019 年 1 月降至阶段性低点 1.9%。2019 年以来,随着两融相关政策的持续松绑,叠 加股市流通市值上涨,两融占流通市值比重逐步抬升,两融规模重回升势。 图图1:两融规模两融规模整体呈增长态势,整体呈增长态势,市场为核心驱动力市场为核心驱动力 数据来源:Wind、开源证券研究所 市场和政策双重驱动下,市场和政策双重驱动下, 2019 年以来年以来两融规模快速扩张, 融券占比大幅提升。两融规模快速扩张, 融券占比大幅提升。 从 2019 年初至 2020 年 7 月 17 日,两融规模从 0.76 万亿增长至 1.38 万亿,增幅近 89%。在 A 股流通市值增长约 54%的情况下,两
12、融余额占 A 股流通市值从 2%提升至 2.4%, 增幅达 23%。 融券规模从 66 亿增长至 413 亿, 实现爆发式增长, 其中, 科创板及 2019 年新增 650 只两融标的贡献约 122 亿融券规模,公募基金参与转融通放开亦带来较 大贡献;融券占两融余额比重从 0.9%提升至 3.0%。 行业深度报告行业深度报告 4/15 图图2:2019 年以来年以来两融占两融占流通市值比重明显提升流通市值比重明显提升 图图3:融券余额融券余额大幅增长大幅增长,占,占两融比重提升明显两融比重提升明显 数据来源:Wind、开源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Wind、开源证券研究所 融券机制对股市长期健康发
13、展融券机制对股市长期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政策意义重大,政策持续松绑持续松绑。融资和融券业务本身可以 提升股市定价效率,丰富投资者交易策略种类,提升市场活跃度;融券做空机制具 有平抑市场波动、助力股市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伴随着注册制以来的资本市 场市场化改革,融券业务迎来政策松绑红利。从 2019 年 6 月以来,公募基金参与转 融券、两融标的扩容、科创板和创业板转融通机制优化等政策不断落地,从供给端 和机制端两方面大幅松绑,为两融规模增长及多空结构改善带来机遇。 表表1:资本市场市场化改革下,两融业务迎来政策松绑资本市场市场化改革下,两融业务迎来政策松绑 时间时间 政策政策 内容内容 201
14、9 年 6 月 科创板转融通证券出借和转融券 业务实施细则 科创板转融券市场化机制落地:科创板转融券市场化机制落地: (1)明确标的、扩大券源:科创板证券出借的标的证券范围,与上交所公 布的可融券卖出的科创板标的证券范围一致。科创板证券出借的证券类型 包括无限售流通股;战略投资者配售获得的在承诺的持有期限内的股票; 符合规定的其他证券。 (2)扩大出借人范围:符合条件的公募基金、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机构 投资者以及参与科创板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的战略投资者,可以作为出借 人。 (3)市场化费率及期限:通过约定申报方式参与转融券业务,由出借人和 借入人协商确定数量、期限、费率等要素。 (4)提高效
15、率:上交所对科创板证券出借约定申报进行实时撮合成交,生 成成交数据,并对中国证券金融公司和出借人的账户可交易余额进行实时 调整。 2019 年 6 月 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参与转融 通证券出借业务指引(试行) 放开公募基金参与转融放开公募基金参与转融券券: 允许处于封闭期的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开放式股票指数基金及 相关联接基金、战略配售基金以及中国证监会认可的其他基金产品参与转 融通出借,明确公募基金参与出借业务的基本原则以及业务参与各方的主 体责任等。 2019 年 8 月 两融交易实施细则 两融标的扩大,担保细则优化:两融标的扩大,担保细则优化: (1)扩大标的:两融标的股数量增加
16、 650 只至 1600 只,增幅达 68%; (2)取消最低维持担保比例:取消最低维持担保比例不低于 130%的统一 限制,交由券商据客户和自身情况自主约定; (3)扩大担保物范围:除现金、股、债外,允许客户以券商认可的其他证 券等资产作为补充担保物。 行业深度报告行业深度报告 5/15 2019 年 8 月 证金公司整体下调转融资费率80个 基点 下调转融资费率:下调转融资费率: 证金公司决定自 2019 年 8 月 8 日起,整体下调转融资费率 80BP。其中, 182 天期费率由 4.3%下调至 3.5%,91 天期费率由 4.6%下调至 3.8%,28 天 期费率由 4.7%下调至
17、3.9%,14 天期和 7 天期费率由 4.8%下调至 4%。 2020 年 4 月 上交所/深交所:关于转融通证券出 借涉及证券持有期计算有关事项的 通知 优化优化分红持有期界定:分红持有期界定: 证券出借人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的,其持有证券的持有期计算不因出 借而受影响。 2020 年 6 月 创业板转融通证券出借和转融券 业务特别规定 创业板转融券市场化机制落地:创业板转融券市场化机制落地: (1)明确标的:创业板上市股票自上市首日可作为两融标的; (2)扩大出借人范围:符合条件的公募基金、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机构 投资者以及参与创业板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的战略投资者,可以作为出借 人;
18、 (3)市场化费率及期限:通过约定申报方式参与转融券业务,由出借人和 借入人协商确定数量、期限、费率等要素; (4)提高效率:创业板证券出借约定申报进行实时撮合成交,生成成交数 据,并对中国证券金融公司和出借人的账户可交易余额进行实时调整。 资料来源:证监会、上交所、深交所、开源证券研究所 3、 供给和机制两端松绑,融券业务爆发供给和机制两端松绑,融券业务爆发 3.1、 供给和机制两端迎来制度突破供给和机制两端迎来制度突破 供给和机制供给和机制两两端实现突破。端实现突破。融券业务规模主要受供给端、需求端以及交易机制三方 面因素影响。目前,政策松绑主要聚焦供给和交易机制两方面,其中科创板突破力
证券行业券商财富管理业务深度报告:“市场+政策”双轮驱动布局正当时-210818(35页).pdf
证券Ⅱ行业深度报告:全面注册制驱动市场扩容大投行业务直接受益-220803(24页).pdf
证券行业深度报告:代客业务扩容券商重资产化正起航-211119(23页).pdf
证券行业2020年券商各业务分析报告(18页).pdf
证券行业深度报告:券商ROE会触底回升吗-230311(28页).pdf
证券Ⅱ行业报告:自营拖累券商营收龙头表现仍具韧性-220907(17页).pdf
证券Ⅱ行业深度报告:自营拖累整体业绩投行业务相对稳健-221104(16页).pdf
证券Ⅱ行业深度报告:如何选择券商板块的长跑冠军和短跑健将-220621(28页).pdf
【研报】证券行业深度分析报告:注册制改革投行业务何去何从?-20200522[22页].pdf
2021年证券各业务现状及券商行业发展空间分析报告(27页).pdf
蜜雪冰城招股说明书-连锁茶饮第一股(724页).pdf
麦肯锡:2023中国消费者报告:韧性时代(33页).pdf
线上健身第一股-keep招股说明书(463页).pdf
罗振宇2023“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完整PDF.pdf
QuestMobile:2022新中产人群洞察报告(37页).pdf
小红书:2023年度生活趋势报告(34页).pdf
QuestMobile:2022年中国短视频直播电商发展洞察报告(30页).pdf
工业4.0俱乐部:ChatGPT认知白皮书(151页).pdf
町芒:2022现制茶饮行业研究报告(47页).pdf
哈尔滨工业大学:ChatGPT调研报告(94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