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院陈鹏-海洋融合发展深度之路探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南院陈鹏-海洋融合发展深度之路探讨.pdf(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海洋融合发展深度之路探讨 目 录 CONTENTSCONTENTS 一、海洋经济现状 二、融合发展研究 三、保障措施研究 四、主要结论 一、海洋经济现状 2018/09/01 2020-12-10 4 一、海洋经济现状 2019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89415亿元,比上年增长6.2%,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0%,占沿海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1%。 我国主要海洋产业保持稳步增长,全年产值35724亿元,比上年增长7.5%。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海洋渔业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占主要海洋产业的比重分别为50.6%、18.0%和13.2%。 指标 总量(亿元) 增速(%)
2、海洋生产总值 89415 6.2 海洋产业 57315 7.8 主要海洋产业 35724 7.5 海洋渔业 4715 4.4 海洋油气业 1541 4.7 海洋矿业 194 3.1 海洋盐业 31 0.2 海洋化工业 1157 7.3 海洋生物医药业 443 8 海洋电力业 199 7.2 海水利用业 18 7.4 海洋船舶工业 1182 11.3 海洋工程建筑业 1732 4.5 海洋交通运输业 6427 5.8 滨海旅游业 18086 9.3 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 21591 8.3 海洋相关产业 32100 2018/09/01 2020-12-10 5 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要求 海上风
3、电高质量发展的趋势 海上风电提质增效的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海上风电的建设与其他海洋开发活动融合开发,加强集约节约用海,实现立体开发,是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线。 海上风电的平价开发、深远海发展趋势,需要采取多种保障措施,融合发展是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之一。 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要求 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的趋势 海上风电提质增效的需要 一、海洋经济现状 融合发展的意义 2018/09/01 2020-12-10 6 二、融合模式研究 2018/09/01 2020-12-10 7 二、融合模式研究 主要海洋产业 关联程度 相互影响 融合可能性 融合点
4、海洋渔业 高 共存 高 共同开发、设施共用、共享运维 海洋油气业 中 避让相关设施区域 高 海上直供电、共享运维 海洋电力业(其他海洋能) 高 共存、互补 高 互补开发、统一送出、摊低成本 滨海旅游业 高 共存 中 提供配套、扩展空间 海洋交通运输业 中 避让 低 海洋工程建筑业 中 促进 高 带动产业、推动进步 海洋盐业 低 互不影响 低 海洋化工业 低 低 海洋生物医药业 低 低 海洋船舶工业 低 低 海洋矿业 低 低 海水利用业 低 低 军事用海 高 避让,具有共存条件 中 军民融合 对海上风电与其他海洋产业的关系进行分析,主要从关联程度、相互影响、融合可能性方面进行分析。 海上风电融合
5、发展之路主要集中在海洋渔业(海洋牧场)、油气业、其他海洋能、旅游业和军民融合等方向。 2018/09/01 2020-12-10 8 二、融合模式研究 1、海洋牧场融合 农业部印发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规划(2017-2025年) 到2025年,在全国创建区域代表性强、生态功能突出、具有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200个,推动全国海洋牧场建设和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全国累计投放人工鱼礁超过5000万空立方米,形成近海“一带三区”(一带:沿海一带;三区:黄渤海区、东海区、南海区)的海洋牧场新格局。 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山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综合试点方案 通过在山东省创建一批生态
6、、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具有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的现代化海洋牧场,探索适合不同类型海域特点的海洋牧场发展新路径,形成科学合理的海洋牧场建设管理和运营体制机制、标准规范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评价考核体系,为全国海洋牧场建设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海南正在编制海南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规划(2019-2030年) 规划目标是打造“四片、七区、四十六场、四十六园、四十基地、四配套”的海洋牧场发展空间布局, 福建、江苏、浙江等沿海省份均进行了海洋牧场的建设。 2018/09/01 2020-12-10 9 二、融合模式研究 海洋牧场 传统型海洋牧场 装备型海洋牧场 游钓型海洋牧场 投礁型海洋牧场 底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