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院陈鹏-海洋融合发展深度之路探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南院陈鹏-海洋融合发展深度之路探讨.pdf(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海洋融合发展深度之路探讨 目 录 CONTENTSCONTENTS 一、海洋经济现状 二、融合发展研究 三、保障措施研究 四、主要结论 一、海洋经济现状 2018/09/01 2020-12-10 4 一、海洋经济现状 2019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89415亿元,比上年增长6.2%,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0%,占沿海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1%。 我国主要海洋产业保持稳步增长,全年产值35724亿元,比上年增长7.5%。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海洋渔业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占主要海洋产业的比重分别为50.6%、18.0%和13.2%。 指标 总量(亿元) 增速(%)
2、海洋生产总值 89415 6.2 海洋产业 57315 7.8 主要海洋产业 35724 7.5 海洋渔业 4715 4.4 海洋油气业 1541 4.7 海洋矿业 194 3.1 海洋盐业 31 0.2 海洋化工业 1157 7.3 海洋生物医药业 443 8 海洋电力业 199 7.2 海水利用业 18 7.4 海洋船舶工业 1182 11.3 海洋工程建筑业 1732 4.5 海洋交通运输业 6427 5.8 滨海旅游业 18086 9.3 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 21591 8.3 海洋相关产业 32100 2018/09/01 2020-12-10 5 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要求 海上风
3、电高质量发展的趋势 海上风电提质增效的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海上风电的建设与其他海洋开发活动融合开发,加强集约节约用海,实现立体开发,是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线。 海上风电的平价开发、深远海发展趋势,需要采取多种保障措施,融合发展是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之一。 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要求 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的趋势 海上风电提质增效的需要 一、海洋经济现状 融合发展的意义 2018/09/01 2020-12-10 6 二、融合模式研究 2018/09/01 2020-12-10 7 二、融合模式研究 主要海洋产业 关联程度 相互影响 融合可能性 融合点
4、海洋渔业 高 共存 高 共同开发、设施共用、共享运维 海洋油气业 中 避让相关设施区域 高 海上直供电、共享运维 海洋电力业(其他海洋能) 高 共存、互补 高 互补开发、统一送出、摊低成本 滨海旅游业 高 共存 中 提供配套、扩展空间 海洋交通运输业 中 避让 低 海洋工程建筑业 中 促进 高 带动产业、推动进步 海洋盐业 低 互不影响 低 海洋化工业 低 低 海洋生物医药业 低 低 海洋船舶工业 低 低 海洋矿业 低 低 海水利用业 低 低 军事用海 高 避让,具有共存条件 中 军民融合 对海上风电与其他海洋产业的关系进行分析,主要从关联程度、相互影响、融合可能性方面进行分析。 海上风电融合
5、发展之路主要集中在海洋渔业(海洋牧场)、油气业、其他海洋能、旅游业和军民融合等方向。 2018/09/01 2020-12-10 8 二、融合模式研究 1、海洋牧场融合 农业部印发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规划(2017-2025年) 到2025年,在全国创建区域代表性强、生态功能突出、具有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200个,推动全国海洋牧场建设和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全国累计投放人工鱼礁超过5000万空立方米,形成近海“一带三区”(一带:沿海一带;三区:黄渤海区、东海区、南海区)的海洋牧场新格局。 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山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综合试点方案 通过在山东省创建一批生态
6、、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具有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的现代化海洋牧场,探索适合不同类型海域特点的海洋牧场发展新路径,形成科学合理的海洋牧场建设管理和运营体制机制、标准规范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评价考核体系,为全国海洋牧场建设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海南正在编制海南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规划(2019-2030年) 规划目标是打造“四片、七区、四十六场、四十六园、四十基地、四配套”的海洋牧场发展空间布局, 福建、江苏、浙江等沿海省份均进行了海洋牧场的建设。 2018/09/01 2020-12-10 9 二、融合模式研究 海洋牧场 传统型海洋牧场 装备型海洋牧场 游钓型海洋牧场 投礁型海洋牧场 底播
7、型海洋牧场 海洋养殖休闲平台 深水智能大型网箱 田园型海洋牧场 养殖工船 1、海洋牧场融合 规模小;休闲海钓模式;经济效益较好 规模大;投放人工鱼礁;生态改善效果较优 规模大;海底贝类增殖;经济效益高 规模大;筏式养殖;经济效益高 规模小;休闲平台;经济效益高 规模大;网箱养殖;经济效益高 规模小;移动式养殖;经济效益高 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可从综合布局、设施共用、共同运维等方面考虑融合开发,并结合不同海域建设条件、养殖品种、风机型式等,采用不同的融合方式。 2018/09/01 2020-12-10 10 二、融合模式研究 1、海洋牧场融合 山东“深蓝一号” 网箱现场视频 “深蓝一号” 网箱内
8、部视频(中国海洋大学提供) 山东深蓝一号养殖网箱,位于日照东部离岸140km的海域,利用黄海冷水团养殖三文鱼等。采用全潜式智能网箱养殖,网箱采用钢结构框架。网箱周长180m,高38m,重约1400t,直径60.44m。 2018/09/01 2020-12-10 11 二、融合模式研究 投礁型、底播型、休闲垂钓 田园型 适用于离岸20km以内的海域。在风电场内布置人工鱼礁,底播贝类和海珍品,开展近海休闲垂钓。与海上风电融合性较好,适合近海浅水风电场。生态改善效果明显。 适用于离岸20km以内、水深20m以内的海域。筏式养殖对海上风电运维便利性有一定影响。不适合规模化开展。 1、海洋牧场融合 网
9、箱养殖 适用于水深30m以上的海域。在风机间穿插布置大型养殖网箱,可考虑风机直供电的模式,海上升压站可为养护人员提供场所,可共用监控系统。适用范围较广,可用于远海风电基地;有较好的经济效益。风险在于设备损坏或疫病导致逃脱和死亡。 海洋平台 适用范围较广。可结合海上风机平台设计安装,实现共同运维。具有观光旅游效益,不具备规模化开发价值。 2018/09/01 2020-12-10 12 二、融合模式研究 1、海洋牧场融合 未来海上风电远海化开发,海洋牧场结合智能网箱的模式将对风电场经济效益有一定提升。 1、将海上风电场与网箱养殖相结合,降低海洋牧场建设成本和风险; 2、联合运维,降低成本; 3、
10、风电就近供电,提高未来网箱养殖规模,推动网箱养殖智能化。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网箱制造 万元 8000 25年寿命 苗种 万元 /年 5001200 80120万尾 饲料 万元 /年 1800 人工 万元 /年 300 6人 维护费用 万元 /年 300 设备检修和补给运输 保险 万元 /年 240 3% 收益 万元/年 6000万 总收入 % 23 资本金内部收益率 配置一定比例的海洋牧场后,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海上风电的收益率;另外,按“十四五”期间开发2000万千瓦海上风电和海洋牧场融合项目,可带动海洋渔业产值增长约500亿元。 2018/09/01 2020-12-10 13 二、融
11、合模式研究 2、海洋能综合开发 2016年底,国家海洋局发布了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海洋能开发利用水平显著提升,核心技术装备实现稳定发电。 我公司承担了山东省海洋能发展规划研究,完成我国第一个省级海洋能发展规划。 常规海洋能包括海洋潮汐能、潮流能、波浪能、温差能、盐差能等。 2018/09/01 2020-12-10 14 二、融合模式研究 2、海洋能综合开发 潮汐能技术较为成熟,具备商业开发条件,但一般位于近海海域,开发利用受到岸线资源、水域面积及生态环境的限制,与海上风电所用海域不兼容;电站装机达到万千瓦级别。 波浪能和潮流能技术目前处于研发测试阶段,部分装置
12、已经进入并网海试,但尚未形成大规模商业化运营;潮流能单机容量一般为300kW1000kW之间,波浪能单机容量在200kW左右。 温差能技术成熟度较低,目前仅处于实验测试阶段。单机一般在100kW以下。 总体来说,海洋能发展前景广阔,但是单一能种利用的开发成本较高,与常规能源相比经济性较差,不利于商业推广,故而综合利用势在必行。 2018/09/01 2020-12-10 15 二、融合模式研究 2、海洋能综合开发 结合风能和海洋能资源分布特征,利用海上风能带动波浪能、潮流能开发,实现以大带小、以强带弱、以风带海、优势互补、综合利用的目的。假设按照“十四五”海上风电2000万千瓦的装机,可带动至
13、少2万千瓦低成本海洋能的示范建设。 浅层结合:共用海域、共同建设、统筹送出、共享运维,降低海洋能建设成本,推动海洋能技术进步;近期可实现。 深度结合:耦合设计、同步建设,实现风浪耦合、风流互补 ;近期增加风机工程量、影响安全性,未来成熟后将进一步降低成本,提升海上发电量质量。 浮子式波浪能发电装置 OWC波浪能发电装置 导管架基础与波浪能耦合设想图 单桩基础与波浪能耦合设想图 2018/09/01 2020-12-10 16 二、融合模式研究 3、海洋旅游融合 海洋旅游是指在海滨地区、近海、深海、大洋等各种旅游休闲活动,包括海洋旅游建设、滨海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活动。 海洋旅游业是世界海洋经
14、济的最大产业之一;是我国海洋经济的支柱产业。 目前的旅游产业以近海为主,包括海洋旅游产业园、海洋主题公园、滨海旅游度假区等模式。 海洋旅游发展有多元化、生态化、创新化发展的特点,远海旅游未来发展潜力较大。 多元化 一方面,是旅游功能的多元化。主要指观光、休闲与度假、康体、娱乐、疗养等功能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是旅游产品类型的多样化。将由传统单一产品逐步扩展出摩托艇、海底观光等项目,形成滨海、海面、空中、海底立体式的海洋度假旅游产品。 生态化 环境、设施、服务将被视为海洋旅游产品整体框架的一部分,海洋旅游产品的生态含量也将越来越高。 创新化 海洋旅游要寻求持续稳定发展,必须根据市场变化做出及时的
15、创新与调整,以实现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2018/09/01 2020-12-10 17 二、融合模式研究 3、海洋旅游融合 与旅游的融合开发可创新旅游形式,目前可贡献的产值相对较少,主要提升公众对海上风电的认识度,推动海上风电与旅游大省的融合度。 随着未来海上大型旅游观光平台的建设,具有较大的融合开发潜力。 海上风电 海上休闲垂钓 深海潜水 邮轮游艇 提供后勤保障 深海养殖观光平台 2018/09/01 2020-12-10 18 二、融合模式研究 4、海洋油气融合开发 中国海洋石油探明程度为12%,海洋天然气探明程度为11%,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0%。目前全球油气的40%来自海洋,而我国海
16、洋油气的产量只占到26%。2018年我国海洋天然气产量达到154亿立方米;海洋原油产量4807万吨。 我国海洋油气储量分布具有区域不均衡的特点,同时探勘开发程度也存在严重的“重北轻南”现象。具体来说,目前海洋油气开发力量主要集中在北部的渤海地区,而占中国领海面积3/4的广阔南海地区,油气开发程度相对较低。 2018/09/01 2020-12-10 19 二、融合模式研究 早期海上风电开发借鉴了海上油气开采在基础、结构等方面的经验;海上风电施工、安装和运维设备与海洋油气行业基本一致;未来远海(专属经济区)海上风电的管理办法,也可借鉴油气开采的管理方式。 海上风电具备与海洋油气开采融合开发的基础
17、。一是做好与油气开采规划的衔接,不占用规划钻井平台和油气管线位置;二是可研究为石油平台进行供电,为石油开采降低成本,为远海油气开采提供电力。 国内外大型油气企业向海上风电转型,包括海上风电基础和平台设计建造、风机安装、安装船只、漂浮式风机基础、海上风电开发等方面。 整体来说,海上风电尤其是远海海上风电与海洋油气产业有较大的融合发展空间。 4、海洋油气融合开发 2018/09/01 2020-12-10 20 二、融合模式研究 法国正在探索综合利用浮式海上风电、波浪能、氢能等多种能源形式,为海洋油气平台供电的模式。 4、海洋油气融合开发 2018/09/01 2020-12-10 21 二、融合
18、模式研究 油田区域采用海底电缆将电力送至中心平台,通过中心平台将电力分至卫星平台。单个中心平台的负荷约为6MW7MW,用电负荷较为稳定,年用电量约6000万kWh。 避开钻井平台和油气电管线后进行机组布置,不影响已运行平台的开采; 利用海上风电机组发电,配置储能等设备,可为新规划的平台进行输电,满足平台的电力需求,降低用能成本;采用浮式风机,可与深远海油气资源融合开发,带动远海油气资源开发。 矿产能源区 渔业养殖区 4、海洋油气融合开发 2018/09/01 2020-12-10 22 推动技术基础资源军民共享 完善军民协同创新机制 加强军工重大试验设施统筹使用 积极利用民口产能 二、融合模式
19、研究 5、军民融合 融合设计、设施共享,实现海上风电场就近供电能力。未来进一步加强建设,实现海上海水淡化,结合海洋牧场建设,为全面补给。 2018/09/01 2020-12-10 23 二、融合模式研究 6、其他融合模式 海上能源岛 打造风能、氢能、海上光伏、海水淡化、储能等多种能源或资源集成的海上“能源岛”重大示范工程,为沿海城市同时提供高质量、低成本、无污染的电、氢、淡水资源,同时利用储能与海上风电实现多能互补。 产业带动 利用海上风电的开发,打造自科研、整机、零部件、培训、运维一体化的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带动沿海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 分布式供电 我国沿海区域有大量海洋化工业、盐化产业、
20、船舶工业、海水淡化等用能行业分布,目前工业用电电价高于地区脱硫燃煤电价。海上风电可与相关企业签订用电协议,利用电网和储能进行调峰,降低企业用能成本,提高海上风电发电效益。 2018/09/01 2020-12-10 24 三、保障措施研究 2018/09/01 2020-12-10 25 三、保障措施研究 1、政策引导,加强宣传 海上风电的融合发展需要各行业通力合作,破除行业壁垒、促进跨界融合,正确认识融合发展的优势;需要各地市出台相关政策进行引导。 2、机制创新,产业互促 海洋融合发展涉及到多个产业,需要因地制宜确定明确的分工合作方式,创新开发机制,实现产业互促、集体获益。 3、示范开发,适
21、时启动 不同的融合开发模式成熟度不同,应依据客观实际,先期试点示范,最终推进规模化、多样化融合发展。 4、科技创新,技术引领 针对不同的融合、耦合、互补方式加强科技研发,推动技术进步,打造更的创新融合方式,进一步提高海洋产业综合产能。 2018/09/01 2020-12-10 26 四、主要结论 2018/09/01 2020-12-10 27 四、主要结论 1、国家海洋强国对海洋使用提出了高质量发展要求,海洋融合发展是必然之路。 2、海上风电平价化、远海化发展趋势,要求海上风电探索融合发展的模式。 3、海上风电与主要海洋产业均有不同的融合空间,争取通过融合提高近千亿海洋经济增加值,推动其他海洋产业进步,开拓新型海洋产业。 4、海上风电与其他海洋产业的融合发展需要逐步推进,深度融合发展需要各行业共同探索。 2018/09/01 2020-12-10 28 汇报结束,请专家指正!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