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韩芳-头痛的防治与调护.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韩芳-头痛的防治与调护.pdf(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头痛的中医防治与调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中医医院怀柔医院 韩芳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曹克刚什么是头痛 头痛是指头部经脉拙急或失养,清窍不利所引起的头部疼痛为特征的一种病证。可单独出现,亦可发生于多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头痛发作特点发作缓解中青年易发诱发缓解因素多生活质量影响大劳动力丧失严重对情绪产生不良刺激 偏头痛一侧头痛偏头痛的危害流行病学 神经系统第二大常见疾病(次于紧张型头痛)男女比例为1:3 一般人群中,年患病率约为15%发病高峰在35-39岁之间导致其他疾病 中风、抑郁、失眠经济负担巨大不仅仅是头痛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肿瘤肿瘤儿童儿童早期信号早期信号共病共
2、病脑卒中脑卒中脑白质变性脑白质变性言语能力下降言语能力下降癫痫、精神疾病(抑郁、焦虑、癫痫、精神疾病(抑郁、焦虑、躁狂、惊恐发作等)、循环系躁狂、惊恐发作等)、循环系统疾病、眩晕、功能性肠病、统疾病、眩晕、功能性肠病、哮喘、骨骼肌肉疼痛、特发性哮喘、骨骼肌肉疼痛、特发性震颤等震颤等头痛的诱发因素季节天气外邪环境饮食情志劳逸其他头痛的相关脏腑五藏肝素问脏气法时论:“肝病者,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心素问五脏生成篇:“心烦头痛,病在膈中,过在手巨阳、少阴,心热病者,头痛面赤无汗。”脾素问通评虚实论篇:“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肺素问刺热篇:“肺热病者,热争则喘咳不得大息,头痛不堪
3、,汗出而寒。”肾素问五藏生成:“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头痛的分经论治n 由于脏腑经络受邪不同,头痛的部位亦异,以六经论治头痛,治疗上适当加用引经药引导药物直达病所,使药专力宏,药到病除。n黄帝内经中就有将头痛按经络分类,但无引经药物的记载。n张元素根据药物的性能和治疗作用将药物各归其经,最早提出“引经报使”理论。n 朱丹溪丹溪心法头痛对六经头痛引经药首作明确论述。伤寒论开创分经用药先例【太阳】【太阳】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阳明】【阳明】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头不痛。【少阳】【少阳】伤寒脉弦细,头
4、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厥阴】【厥阴】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头痛与经脉循行 太阳太阳: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阳明阳明: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額中,旁纳太阳之脉,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少阳少阳: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是主骨所生病者,头痛颔痛,目锐眦。“厥阴厥阴: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阳明太阳少阳厥阴头痛与经脉循行兰室秘藏头痛门 对头痛的论治尤其补前人之未备,
5、用药亦独具特色。兰室秘藏补充出太阴、少阴头痛的证治,认为:“太阴少阴二经,虽不上头,然痰与气逆壅于膈,头上气不得畅而为痛也。”头痛的分经辨治太阳头痛,恶风脉浮紧,川芎、羌活、独活、麻黄之类为主;少阳经头痛,脉弦细,往来寒热,柴胡为主;阳明头痛,自汗,发热,恶寒,脉浮缓长实者,升麻、葛根、石膏、白芷为主;太阴头痛,必有痰,体重,或腹满,为痰癖,其脉沉缓,苍术、半夏、南星为主;少阴经头痛,三阴、三阳经不流行,而足寒气逆,为寒厥,其脉沉细,麻黄、附子、细辛为主;厥阴头项痛,或吐痰沫厥冷,其脉浮缓,吴茱萸汤主之。兰室秘藏头痛门头痛的分经辨治太阳:麻黄、藁本、羌活、蔓荆阳明:白芷、葛根、升麻、石膏少阳:
6、柴胡、芎太阴:苍术、半夏少阴:细辛厥阴:吴茱萸、芎本草纲目头痛治疗代表方剂-选奇汤【选奇汤】p清-林珮琴类证治栽指出:“眉棱骨痛,由风热外干,痰湿内郁”,用选奇汤。p选奇汤原出于东垣试效方,药只四味:“羌活、防风各三钱,甘草三钱(冬天用炙),黄芩一钱(酒制,冬月不用)。”本草纲目 羌活治病传说本草纲目中记载:“唐刘师贞之兄病风,梦神人曰但取胡王使者浸酒服,便愈。师贞访问,皆不晓。复梦其母曰胡王使者,即羌活也。求而用之,兄疾遂愈。”头痛治疗代表方剂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66序列头痛治疗代表方剂羌活胜湿羌活胜湿汤汤九味羌活九味羌活汤汤清上蠲痛汤清上蠲痛汤清上蠲痛保元方,风寒湿热头痛匡疏风散寒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