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行业深度:大排量强势进击“品牌出海”迈向全球市场-240924(4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摩托车行业深度:大排量强势进击“品牌出海”迈向全球市场-240924(43页).pdf(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1证券研究报告作者:行业评级:上次评级:行业报告|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机械设备机械设备强于大市强于大市维持2024年09月24日(评级)分析师 朱晔SAC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2080001摩托车行业深度:大排量强势进击,“品牌出海”迈向全球市场摩托车行业深度:大排量强势进击,“品牌出海”迈向全球市场行业深度研究(一)摩托车现状:摩托车消费结构转变,通路车销量逐渐趋稳,大排量玩乐型摩托加速兴起,国内供需生态逐渐完备。(一)摩托车现状:摩托车消费结构转变,通路车销量逐渐趋稳,大排量玩乐型摩托加速兴起,国内供需生态逐渐完备。摩托车可分为通路车及大排量休闲玩乐车两类,通路车主
2、要用于短途出行,绝大部分排量为150cc及以下,而大排量休闲玩乐车有交通工具的功能但附加了更多玩乐、社交的属性,排量基本在250cc以上。2019年开始,大排量摩托车加速兴起,2019-2023年的五年CAGR为31.2%,内销与出口的渗透率由2019年的2.1%、0.1%提升至24H1的4.6%、3.0%。供给端,国产品牌的热卖款车型密集发布,众多产品力强劲、性价比出色的产品问世;需求端,大排量摩托车具备较强的社交属性,且摩托车玩家与社媒app用户均为年轻群体,社媒为摩托车传播强势赋能;大排量摩托车供需两旺,逐渐形成完备生态。(二)大排量摩托车真的是消费升级吗?(二)大排量摩托车真的是消费升
3、级吗?复盘日本与意大利市场,我们认为在欧美国家,大排量摩托车渗透率已达复盘日本与意大利市场,我们认为在欧美国家,大排量摩托车渗透率已达50%以上,具备消费升级属性。以上,具备消费升级属性。而在大排量渗透率较低的新兴市场(中国、日本等),大排量摩托更多替代的是高档汽车,反而是消费降级的体现。而在大排量渗透率较低的新兴市场(中国、日本等),大排量摩托更多替代的是高档汽车,反而是消费降级的体现。1)意大利市场复盘)意大利市场复盘:意大利摩托文化盛行,大排量渗透率达60%以上,复盘发现意大利大排量摩托车销量与经济增速与个人可支配收入呈现高度相关;因此我们认为对于发达经济体的欧美市场,大排量摩托车具备的
4、消费升级属性更强。2)日本市场复盘:)日本市场复盘:我们发现日本市场三次大排量销量快速提升的时间点为1992年日经崩盘、2009年金融危机、2021年全球疫情,且当年均伴随了进口汽车的销量显著下滑,因此我们认为,对于大排量玩乐车型渗透率较低的亚洲市场,在消费降级时代大排量摩托替代的产品更多是高档汽车而非通路摩托车,大排量摩托车具备的消费降级属性更强。3)对标日本,如)对标日本,如何看国内成长空间:何看国内成长空间:日本大排量摩托车兴起时间比国内早10年左右,目前渗透率已达25%以上,而国内目前不足5%,且日本的大排量摩托车消费8.1辆/万人,而中国只有3.7辆/万人,我们认为在社媒传播效应高度
5、发达的今天,国内的渗透率提升速度快于日本,假设在五年内达到日本水平,则国内大排量渗透率是五年五倍空间,大排量人均消费量年均复合增速17%。(三)出口空间怎么看?(三)出口空间怎么看?大排量摩托车以欧洲市场大排量摩托车以欧洲市场+亚洲高收入市场为主,中国品牌已经成功登陆,并逐步提升市场影响力。亚洲高收入市场为主,中国品牌已经成功登陆,并逐步提升市场影响力。全球摩托车市场销量保持平稳,保持在5000-6000万辆的市场容量,主要集中在亚洲区域(2022年占比85%),以单价较低的通路车产品为主,日系、印度本土品牌主导。我国大排量出口以欧洲+亚洲高收入市场为主,通过参加赛事、与高端品牌合作等方式不断
6、获得市场认可,未来有望持续扩大影响力。(四)推荐标的:(四)推荐标的:1)春风动力。(汽车组联合覆盖)建议关注:建议关注:2)隆鑫通用。3)钱江摩托。4)宗申动力。风险提示:风险提示:贸易摩擦风险、海外产能布局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海外信用风险、测算风险摘要2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摩托车国内摩托车国内:消费结构转变,大排量玩乐型摩托兴起:消费结构转变,大排量玩乐型摩托兴起13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4资料来源:摩托范,春风动力官网,钱江摩托官网,资料来源:摩托范,春风动力官网,钱江摩托官网,VOGEVOGE无极公众号等,天风证券研究所无极公众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