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情

IPE公众环境研究中心:2023年102城市垃圾分类指数年度报告(12页).pdf

上传人: 柒柒 编号:174821 2024-09-13 12页 7.95MB

下载:
word格式文档无特别注明外均可编辑修改,预览文件经过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三个皮匠报告文库所有资源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进展情况。根据《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和《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各地垃圾分类工作政策框架持续完善,分类清运等体系建设在更多城市有效推进。领先城市在基本完成垃圾分类基础工作后,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加速促进“两网融合”和生活垃圾回收利用。 2023年,中国有297个地级以上城市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居民小区平均覆盖率达到82.5%。垃圾分类指数显示,苏州、上海、北京等城市得分遥遥领先。这些城市的垃圾分类指数得分也位于前20名。 然而,全国102个城市垃圾分类指数的平均分仅12.59分,反映出多数城市的垃圾分类表现仍处于起步阶段,全面实现垃圾分类仍然任重道远。 为科学评估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现状,识别关键问题,发现最佳实践,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和万科公益基金会在中国环境记协的指导下,于2020年联合发起了“随手拍点亮小区垃圾分类”活动。截至2023年年末,垃圾分类随手拍累计从2022年的14万多条增加到17万多条,覆盖328个城市,覆盖小区超过10万个。 垃圾分类指数结合了城市垃圾分类政策和机制研究,着重从普通居民视角反映城市垃圾分类管理举措及实际效果。三年来超过17万条的垃圾分类随手拍调查,印证了《“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中”撤桶建站、定时投放、监督指导”三项关键措施与垃圾正确投放率的显著相关关系。 垃圾分类既是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又是城乡环境治理工作,兼具社会性与专业性、公益性与市场性,必须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会各界协同投入。我们建议参考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在快递、外卖、电商、饮料等包装废物产生量巨大的行业先行开展多元共建回收试点,以生活垃圾中塑料包装为切入点,充分利用中国垃圾分类体系现有基础,促进包装废物源头减量、循环使用与回收利用,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2023年垃圾分类工作进展如何? 垃圾分类指数评价标准有哪些? 垃圾分类多元共建模式是什么?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