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高鸿-以“科教融汇”推动“产教”走向更深度融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高鸿-以“科教融汇”推动“产教”走向更深度融合.pdf(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以以“科教融汇科教融汇”推动推动“产教产教”走向更深度融合:走向更深度融合:理念变革与行动路径理念变革与行动路径 辽宁省职教学会 高 鸿 党的二十大报告:“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重在夯实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 坚持科技自主自强:重在独立自主地开拓创新 坚持人才引领驱动:重在巩固发展优势,赢得竞争主动 新时期,中国经济已经从过去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技术驱动。党的二十
2、大报告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在一起,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共同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教深度融合的国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水平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三位一体”的最直观体现:科教融汇 一、职业教育“科教融汇”的内涵:理念的变革 从“科教融合”到“科教融汇”:国家层面政策的演进 201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推进科教融合发
3、展,促进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全面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支持一批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组建跨学科、综合交叉的科研团队。这是国家重要文件中首次明确提出“科教融合”。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将“科教融汇”明确定义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新方向”。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与“科教融汇”前者强调的是产业与教育,后者强调的是科技(科研)与教育。职业教育是与产业生产关系最紧密、互动最深入的教育。与“科技”的
4、融汇,在逻辑上必然需要面向产业、服务产业。“科技(科研)”是面向产业的科技(科研),“教育”是面向产业的教育,所以实质上是“产科教”的融合与融汇,“融合”强调的是三者之间彼此依存互相渗透,“融汇”强调的是三者优势资源的汇聚。产教融合不仅要求职业院校的科研以产业发展实际中的问题为导向,而且要求专业和课程建设积极回应社会需求。以“科教融汇”推动“产”“教”走向更深度融合 科技研发与创新的主体不只是科研院校和高等学校,企业也是我国重要的科研主体。在研发投入上,2022年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75%;在成果转化上,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4.8万亿元,其中企业贡献超过80%的技术吸纳;高新技术
5、企业40万家,中小型科技企业50万家,贡献全国企业68%的研发投入。企业在技术应用、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方面,具有科研院所和职业院校所不具备的天然优势,能够为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提供良好的创新实践基地。行业企业将为职业教育提高科技能级、实施科教融汇提供潜在的强大支撑。职业教育“科教融汇”离不开行业企业的积极参与 职业教育“科教融汇”是基于“产教融合”的“科教融汇”从高水平大学推进“科教融合”到“三位一体”统筹部署下的“科教融汇”,体现了“科”与“教”内涵和边界拓展与延伸。“科教融汇”带给职业教育的不只是人才培养的方法和手段创新,更重要的是在技术变革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审视教育、科技与人才之间的关系,
6、重新定位人在科技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是职业教育发展理念、职业院校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理念的变革。二、职业教育“科教融汇”价值意蕴:新的发展方向 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背景下,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尤其是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数字革命浪潮冲击下,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面临“卡脖子”技术领域人才短缺与技术制约的挑战。相比职普融通和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是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全新命题和挑战,对于职业教育全面融入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抓住发展机遇、提高进阶档次具有重要意义。以“科教融汇”推动“产”“教”走向更深度融合 全球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加速演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的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