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新强 地方高校AI+产科教融合多元化人才培养探索.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新强 地方高校AI+产科教融合多元化人才培养探索.pdf(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X 地方高校AI+产科教融合多元化人才培养探索马新强 重庆文理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多维数据感知与智能识别重庆市工程研究中心重庆英才创新创业示范团队2022年5月13日 一目 录二三二四一产业需求与建设现状理念定位与建设方案资源保障与建设支撑三三产教融合与建设成效填补“AI+智能类”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重庆或西南地区地方高校建设空白,区位布局不可或缺双城经济圈重要节点唯一公办本科高校1 区位发展有需求一产业需求与建设现状依托重庆市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2 产业发展有需求渝西地区人口1/3,GDP1/3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永川建设
2、现代制造业基地一产业需求与建设现状 长城汽车永川工厂、雅迪集团重庆永川电动车生产基地等千亿级企业智能化提档升级西部职教基地,17所高校,近30余万人双城经济圈重要节点唯一公办本科高校,领头羊智能软件人才,科技成果支撑,赋能智能产业提档升级永川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部职教基地,地方本科院校领头羊,17所高校2 产业发展有需求永川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渝西地区人口1/3,GDP1/3永川大数据产业园,国家级园区急需智能类(计算机、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级ICT人才,科技成果支撑,赋能智能产业提档升级一产业需求与建设现状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计算机类、人工智能专业 本科就业绿
3、牌专业、需求增长型专业专业失业量较小,就业率、薪资水平和就业满意度较高,为需求增长型专业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学院2009重庆服务外包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回归工程之路探究工程教育本源解决去工程化问题20172014回归课堂之路探究课堂教学本义调整教与学关系问题探究新工科融合创新回归自主之路打造自主开源平台2021一产业需求与建设现状1 示范学院有优势重庆市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计算机学院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软件工程学院产业需求与建设现状1 发展历程优秀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奖(全国十佳)华为ICT学院中国合作案例集多维数据感知与智能识别重庆市工程研究中心华为ICT大赛全国冠军全球一等奖重庆市特色化示范
4、性软件学院华为最佳生态人才奖人工智能学院一目 录二三二四一产业需求与建设现状理念定位与建设方案资源保障与建设支撑三三产教融合与建设成效专业发展理念:聚焦ICT技术,坚持立德树人和课程思政相融合、坚持工程教育认证和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相融合、坚持新工科建设和专业改造升级相融合,坚持一流建设和质量文化相融合,践行“三全育人”。专业发展定位与目标:立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辐射全国,按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体系,融入新工科理念,以专业内涵建设为抓手,切实推进卓越计划建设力度,建成市(省)内一流、区域知名、全国有影响的高水平专业,助推学校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二理念定位与建设方案反思传统教育,探究新工科个性化
5、多元化人才培养:学院的前身为计算机学院,但面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经济形态,传统计算机类专业面向新工科个性化教育仍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三大问题:专业同质化问题?这是专业划一性教育与学生差异之间的矛盾,在传统工科教育中教育的共性目标与学生个性需求失调。教学失位性问题?这是教师划一性教育与学生学习需求的矛盾,教学难以做到相长。供需不匹配问题?这是学校同质化产出与企业个性化需求的矛盾,学校的人才培养难以满足企业特殊要求,出现供需失配。学科发展出现“双脱”问题:专业与新产业发展脱节,学生与企业新技术岗位脱节。二理念定位与建设方案1.人才队伍、教学与科研平台市(省)级科研平台:多维数据感
6、知与智能识别重庆市工程研究中心市(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庆市计算机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市(省)级众创空间: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重庆市 e创星空2个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人工智能学院加强学科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复杂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重庆市重点实验室践行:“只有高水平师资队伍,才能建设高质量专业”该学院教师先后累计15人次参加华为认证讲师培训,6人留学韩国、2人留学新加坡、1人留学美国、1人留学澳大利亚、2人到海外攻读博士学位,重庆英才、巴渝学者等人才。“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重庆市科技进步奖2项,“重庆英才创新创业示范团队”。二理念定位与建设方案二理念定位与建设方案2.产科教培养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