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HJT 3.0技术产业化进程》-宝馨科技.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2-《HJT 3.0技术产业化进程》-宝馨科技.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HJT 3.0技术产业化进程公司:江苏宝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汇报人:徐静 技术总监 13813663598一一 N N型电池技术时代到来型电池技术时代到来二二 HJT 3.0HJT 3.0技术产业化进展技术产业化进展三三 总结与展望总结与展望电池技术发展趋势:电池技术发展趋势:2017年前铝背场(BSF)电池占主流,2017年至2022年,PERC电池已接近完全替代了铝背场电池。但由于目前PERC电池已逼近理论极限效率24.5%,提升空间有限。2021年后N型电池开始快速发展,其中以TOPCon和HJT两条路线为主导。主流N型电池技术包括TOPCon、HJT和IBC。TOPCon电池以其成本和设
2、备兼容性优势,率先实现商业化和量产化,HJT、IBC正在产业化进程中。各种表面钝化和接触电阻:各种表面钝化和接触电阻:HJT电池的非晶硅钝化特性非常好,但是其接触电阻较高,而且P型硅的接触电阻较N型硅的接触电阻高一个数量级。电池技术参数对比:电池技术参数对比:电池技术PERC(基准)TOPConHJTXBC理论效率24.50%28.70%(双面poly钝化)27.10%(单面poly钝化)29.20%29.40%实验室效率24.06%(隆基)26.33%(一道)26.81%(隆基)25.2%(sunpower IBC)25.8%(隆基 HPBC)26.0%+(爱旭 ABC)量产效率23.50%
3、24.7%-25.1%25.0%-25.5%24.0%+(sunpower IBC)25.0%+(隆基 HPBC)26.0%(爱旭ABC)提效潜力可叠层可叠层,兼容性高平台化技术良率99.0%95.0%-98%98.50%80%-95%双面率75%85%95%30%-65%温度系数-0.34%-0.30%-0.25%-0.29%工艺步骤1011-14610-15量产成熟度已成熟已成熟基本成熟待成熟HJT异质结电池量产效率高,理论效率接近晶硅电池极限,未来通过与IBC技术、钙钛矿技术结合,效率提升空间大。各技术路线成本对比:各技术路线成本对比:M10电池技术成本测算参数2023.10.11硅片报
4、价PERCTOPConHJTIBC硅片(元/W)0.36 0.34 0.32 0.34 厚度(um)150 130 110 130 量产平均效率(%)23.50%25.00%25.50%25.00%良率(%)99.00%98.00%99.00%95.00%单片电池功率(W)7.76 8.25 8.42 8.25 CTM(%)99.00%98.50%98.50%98.50%单片组件功率(W)7.68 8.13 8.29 8.13 1、在电池及组件环节比较成本,N型电池非硅成本当前依然高于PERC,其中,HJT技术提效降本方案较为丰富。2、以最终装机视角下比较成本:HJT、TOPCon均小于PER
5、C,其中,IBC基本与PERC持平,主要系N型电池技术转化效率更高,单位面积下的土地、安装等BOS成本可以摊薄更多。3、HJT的低衰减、低温度系数、高双面率 高发电量 低LCOE单位成本(元/W)PERCTOPConHJTIBC硅片0.36 0.35 0.33 0.35 银浆成本0.05 0.08 0.08 0.09 设备折旧0.02 0.03 0.06 0.07 靶材成本0.04 其他0.07 0.07 0.08 0.08 电池非硅成本0.15 0.18 0.26 0.24 电池制造期间费用0.070.070.060.07电池全成本(不考虑良率差异)0.58 0.60 0.65 0.66 电
6、池全成本(考虑良率差异)0.58 0.62 0.660.70组件非硅成本0.550.550.550.55组件期间费用0.120.120.120.12组件全成本(不考虑CTM)1.25 1.29 1.33 1.36 组件全成本(考虑CTM)1.271.311.351.38逆变器等设备成本0.020.020.020.02土地等成本(占地面积为主要成本差异)2.00 1.891.851.89装机单位成本3.293.22 3.22 3.29LCOE基准-3.86%-5.40%N N型技术市场占比:型技术市场占比:2022-2030年各种电池技术市场占比变化趋势(中国光伏协会)HJTHJT电池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