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壳研究院:2024年7万中国人群持续葡萄糖监测数据特征蓝皮书(2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蛋壳研究院:2024年7万中国人群持续葡萄糖监测数据特征蓝皮书(21页).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DIABETES MONITORINGPREFACE前言糖尿病患者基数庞大,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统计,2021年中国成年糖尿病患者(20-79岁)人数约为1.41亿人。在糖尿病综合管理中,血糖监测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目前主要手段包括自我血糖监测self-monitoring of bloodglucose,SMBG、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A1,HbA1)、持续葡萄糖监测(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CGM)等。近年,CGM的价值愈发凸显,美国糖尿病学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
2、ation,ADA)发布的2023版 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 中,CGM首次被纳入以患者为中心的血糖管理决策环,地位与SMBG并列。但目前尚缺乏中国人群使用CGM的大规模、系统性的真实世界数据研究,该数据分析可以为内分泌代谢科医护人员、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人群、国内指南制定者等带来重要的启示。特别感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周健教授、莫一菲博士、陆静毅博士及其他专家学者对本报告的指导和支持,他们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为本报告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严谨求实的学术思想对本报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报告研究对象为2022年全年(2022.01.01-2022.12.31)佩戴过
3、硅基动感CGM设备的人群,选取样本为首次佩戴10天者,其中,若一个用户佩戴多套设备,其基础信息、治疗方式、指标信息均取第一套设备的数据。报告共纳入了71566名成人佩戴用户的数据,总计收集CGM报告数量152689份,其中,1型、2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及非糖尿病人群的人数分别为9468例、45893例、1852例、14353例。样本人群来自中国大陆的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以及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本报告采用了为国内首个高质量、大规模CGM的样本,为我国目前应用CGM的真实情况提供了资料,并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佩戴CGM的人群中,男性较多,约为女性的1.7倍,平均年龄为48.5岁,1型
4、、2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平均佩戴个数分别为4.7个、1.8个、2.1个。提示男性用户及1型糖尿病患者更倾向于选择CGM辅助糖尿病管理。2、佩戴CGM的人群整体血糖表现较好,1型糖尿病患者总体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Time In Range,TIR)中位数为72.3%,2型糖尿病总体TIR中位数为86.8%,提示CGM的佩戴有助于提升佩戴者糖尿病管理的水平。然而,根据 中国糖尿病地图,我国总体HbA1 达标率不到50%,间接说明CGM佩戴者相较于总体患病人群可能具有更强的自我管理意识、更好的经济能力,而很多血糖控制差、亟需加强糖尿病管理的患者并没有佩戴CGM。原因可能在于相关患者或把CGM定
5、义为高端医疗设备,或佩戴的条件或意识不到位,未来需要加强这部分人群的患者教育,并积极通过多种渠道降低CGM的使用成本,使更多患者能够享受到先进医疗带来的益处。5、佩戴CGM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TIR(3.5-7.8 mmol/L)中位数为94.7%,该结果填补了国4、佩戴CGM的非糖尿病人群的TIR(3.9-10 mmol/L)中位数为97.0%,严格的葡萄糖目标范围内(3.9-7.8 mmol/L)时间(Time In Tight Range,TITR)中位数为88.9%,该结果填补了3、佩戴CGM的人群TIR达标率较高,但是仍面临着一定的低血糖风险,同时满足TIR及葡萄糖低于目标范围时间(
6、Time Below Range,TBR)复合达标率并不高。以1型糖尿病患者为例,其TIR达标率为55.1%,而TIR+TBR复合达标率仅为18.7%。因此,在使用CGM的管理过程中仍需医护人员的专业指导,力争尽可能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国内非糖尿病人群血糖总体情况的空白。内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总体情况的空白。6、进一步分析显示,1型与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的增加,TIR水平和TIR+TBR复合达标率均呈下降趋势。提示糖尿病患者在病程早期尽早佩戴CGM辅助糖尿病科学管理,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以期更多获益。0102ccc0304CONTENT目录 第一章 行业洞察:糖尿病管理进入新阶段1.1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