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诚智库:2023医疗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3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众诚智库:2023医疗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31页).pdf(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医疗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发布-中国医疗机器人产业发展形势分析与展望-众诚智库 韦玉怀2023年8月17日CONTENTS目录01.风物长宜放眼量-研判医疗机器人景气度02.奋楫扬帆正当时-把握医疗机器人各赛道03.凝心聚力谋新篇-行业发展的建议与总结面临的宏观环境:经济不确定性+多周期叠加+双循环战略n当前中国正处在六大经济周期的叠加,宏观环境的变化中,既有影响医疗机器人行业发展的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世界经济周期国际政治周期产能周期金融周期需求周期房地产周期中国经济国际:主要体现在中美之间存在的贸易摩擦的持续发酵国际:一带一路对医疗机器人行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国内:国内经济环境变化对企业的市场承受
2、能力的考验积极因素国内:“四个面向”+“国家健康2030”战略等政策利好为行业发展提供巨大空间消极因素n中国生命健康产业经历了5个大的发展时期,通过70年的演进,不断向外延伸产业生态,逐步形成了符合国情国策的产业体系建国至80年代之前80-00年代2000-2010年2010年-2015年2016年建国初期,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政府补贴为主,从0到1搭建低水平、广覆盖的福利化医疗保障供应体系。1954年起实施15%的加成,以药养医政策宽松、需求旺盛;公立医院市场化运作;合资企业被允许,医生教育大幅提升,仿制药迎来蓬勃发展期。民众保健需求觉醒10年时间建立医保体系,阳光普照,医保持续扩容、医改
3、投入加码,行业粗放生长,部分头部公司快速完成原始积累全民医保覆盖基本完成;降价、限抗,内部分化逐步加大,劣币企业渐行渐难,基药制度带来“独家品种红利”药品加成取消。2018年国家医保局成立,一致性评价+集采、创新药国谈带动制药业进入新游戏规则阶段,2020年起集采向高值耗材等其他品类扩散。大医保时代开启中药、抗生素化学仿制药、OTC/保健品首仿药、中药注射剂独家品种、医疗器械广义创新药、创新器械产业从零起步,以抗生素等基础化药+中药为主支撑全民医疗需求20年时间基本完成常见进口化学药物仿制,行业供应持续扩容市场良币劣币共存,高质量专科药企扎实发展,创新萌芽开启中药取代抗生素成为第一大用药品类。
4、一批优质专科药企业、医疗器械国产替代先锋发展壮大,部分公司创新投入逐步开花仿制药&成熟器械集采降价、市场缩小或增速下降。超额收益唯有创新,5-10年的研发积累下,一批头部创新公司有望做大做强。国际化开启我国用占GDP比重3-6%的卫生费用,完成了超13亿人口医保全覆盖,打造了以非专利药械为诊疗主体的药品供应体系,并对常见品种实现了半数以上的进口替代率。医疗体系产业成果n近十年来,政策调整频率更高,很多执行多年的旧政策被终结或调整,且频次越来越高),更贴近临床、更加国际接轨审评审批2015年“722”临床核查2016年开启仿制药一致性评价2017年中国加入ICH2017年中办国办发布关于深化审评
5、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2018-2019年 优先评审制度、MAH、临床备案制2020-2021年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系列指导原则市场准入2009年基本药物制度2015年取消发改委药品零售指导价2009-2017年卫计委主导的招标办各级招标,省级为主2017年创新药国家医保谈判常态化2018年国家医保局成立,开启药品集采2019年起开始取消地方医保目录,3年过渡期2019年起建立重点监控药品目录2020年开启高值耗材国家集采2021年国家胰岛素集采;地方试水医疗设备、IVD、中成药集采2021年医用耗材通用设备管理意见征求审评审批2012年抗生素专项整治2012-2017年取消公立
6、医院药品加成2017-2019年流通“两票制”建立2019年起试点零售药店分类分级2017年、2020年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意见征求稿2020-2021年双通道、长处方2021-2025年试点医疗服务价格改革2022-2024年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临床前、临床I II III期,申请注册产品研发生产、采购、流通、零售、支付产品上市鼓励创新调整结构规范秩序2014-2015年医保扩容阶段2015年-医保收紧阶段中国深度老龄化+需求升级:未来医疗行业的人口结构红利n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将长期保持世界第一位。预计到2035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27亿,占全球老人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