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5G专网赋能工业数字化白皮书(3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联通:5G专网赋能工业数字化白皮书(34页).pdf(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中国联通2023年2月中 国 联 通 5 G 专 网 赋 能 工 业 数 字 化白 皮 书第1章 工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和5G关键价值31.1工业数字化主要发展趋势31.25G在工业数字化中的关键价值5第2章 5G赋能工业数字化的技术和方案 62.15G赋能工业数字化整体架构62.25G工业生产网关键技术8第3章 中国联通5G赋能工业数字化实践案例113.1施耐德项目多园区专网赋能“5GLAN+集中化PLC”柔性产线123.2重庆长安项目5G网算业整体方案使能C2M柔性汽车制造143.3美的集团项目基于5G专网的家电制造产业链高效协同153.4胜利油田项目5G远程数采和控制助力油田智能化生产173
2、.5广东仲恺产业集群项目基于共享5GMEC赋能中小企业产业集群193.6长城精工项目5.5GuRLLC承载高要求工业自动控制213.7实践案例总结22第4章 中国联通5G专网赋能工业数字化整体体系234.1工业5G专网场景化解决方案234.2行业客户自服务平台254.3工业5GMEC应用生态264.4工业5G服务支撑体系28第5章 5G赋能工业数字化产业展望30目 录总策划:梁鹏范济安澹台新谱刘北阳主编:陈丹荆雷王常玲赫罡范斌齐方红蔡超辛荣寰杨锦洲史全水顾俊编委员会成员:肖羽傅成龙邱学赵宇王海曹捷蔡庆宇吕涛程景浩李兴林陈坚光王振刘润程李彬关少峰王海征吕轩唐尚禹张艳曹广山刘凯王建伟付秀宁张倩王世
3、如尹瀚华徐存良苑东平闫丽娜乔雷余晖张亮王保兵何平支持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保定长城精工铸造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联通5G专网赋能工业数字化白皮书编写委员会行业5G专网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行业应用创新的重要技术底座。工业制造是5G赋能行业的重要领域,随着5G与行业的结合更加深入,5G行业专网也成为了使能工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础设施。中国联通在工业5G领域进行了积极的技术探索和深入的项目实践。中国联通基于5G行业专网PLUS产品体系、5G LAN、uRLLC等关键技术,打造了施
4、耐德、长安等多个业界领先的5G工业数字化项目,实现了工业生产网5G化、5G进生产内网、5G承载工业控制,真正实现了5G承载核心生产环节。5G生产网的商用项目实践明确了工业生产网5G化所带来的柔性产线无线化、高灵活性、一网多用、算网一体等价值,帮助企业实现降本增效,推动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此次发布的5G专网赋能工业数字化白皮书基于中国联通的技术探索和项目实践,结合技术与实践,给出了“5G承载工业核心生产环节、赋能工业数字化转型”的整体发展方向和蓝图。白皮书对5G成为工业数字化基础设施所涉及的多种关键技术和不同类型的专网形态给出了详细介绍,并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分享了中国联通在不同典型行业项目实
5、践中所总结出的洞察和经验。前 言3中国联通5G专网赋能工业数字化白皮书1.1 工业数字化主要发展趋势在数字经济和产业数字化的大潮推动下,各行各业当前都走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积极探索新的技术体系、业务模式,以及新的生产关系。在工业制造领域,工业数字化已经成为热点产业方向,其主要涉及如下几个方面:第一章工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和5G关键价值4中国联通5G专网赋能工业数字化白皮书 新型工业体系随着工业数字化深入发展,工业体系架构也不断演进。主要表现为工业3.0时代基于ISA-95的多层金字塔体系架构正向工业4.0时代的两层体系架构发展。MES、SCADA与ERP在本地边缘计算节点上共部署,PLC基于功能
6、和实时性逐渐分化为分布式控制单元DCN和集中化虚拟化PLC,集中虚拟化PLC也部署在本地边缘云,分布式控制单元逐渐与现场设备融合形成智能化设备。新型工业体系可以更好的支持OT/IT的融合,支持快速灵活的制造过程,从而实现工业体系的数字化转型。同时,新型两层架构要求设备端侧与边缘云之间的网络提供高可靠、低时延等能力,从而保证生产数据采集和控制的要求。融合网络体系网联化是实现数字化的前提和基础。网联化过程中,不同业务对通信的诉求不同,导致制造企业会部署多套不同网络系统,包括工业以太网、工业WIFI、UWB、蓝牙、RFID等。多套网络的布线及运维系统引入了复杂性,另外,非授权频谱无线技术也难以保障生
7、产所需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工业企业对一张兼容各种业务和需求的融合网络的诉求日益强烈。同时,市场的需求不断多样化和定制化,向企业提出了更强的柔性制造要求。柔性产线是柔性制造的一个重要方面,意味着较频繁的产线重组和换型。“搭积木”式的快装方式是柔性产线设计的关键,在“搭积木”过程中对电、气、通信的快速可靠的连接亦是关键。为了满足上述诉求,实现通信的无线化,被认为是实现柔性产线的重要前提。以上需求驱动着企业网络系统,从多张网向融合一张网转化,从有线向无线转化,从非授权频谱技术向授权频谱技术转化,从而形成新型的融合网络体系。5中国联通5G专网赋能工业数字化白皮书 协同产业链体系工业企业的产业链体系
8、是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它由不同地域的供应商、不同地域的客户、多种类的物料、多样性的物流链等多部分组成。一方面,客户需求变化性和响应及时性的不断提高,企业对供应链数字化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对供应商生产设备的数据采集和实时监控、统一MES和实时订单协同等。另一方面,企业也通过预测性维护、远程服务指导等方式,向客户提供更加实时、有效的服务支撑。实现协同的产业链体系,需要基于广域的网络将产业链各环节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5G是一个合适的选择。1.2 5G在工业数字化中的关键价值5G作为先进的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结合其大带宽、低时延、广连接的特性,以及分布式多样化的基于UPF/MEC的行业网络架构,成为了行
9、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技术底座。5G对工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撑,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5G专网支撑新型工业体系5G网络+MEC边缘计算的“网络+计算”的架构,天然与工业4.0二层架构匹配。5G生产网实现从产线工业设备通过5G连接,一跳到平台,通过UPF/MEC作为数据汇聚和分流节点,与工厂网络和系统对接。基于5G的生产网络可以简化工厂网络系统,建立符合工业4.0新型融合工业体系的工业ICT架构。5G专网实现融合网络体系5G作为安全可靠的基于授权频谱的移动无线通信技术,可以作为工厂ICT基础设施,承担工业生产网的职责。使用5G网络替代传统的有线工业生产网络,承载核心生产环节及基础生产系统,包括MES、SC
10、ADA、PLC工业控制,以及机器视觉质检、智能视频监控、AGV等。通过一张5G网,替代多张传统工厂网络系统,支撑无线工厂和柔性产线的实现。并且,基于5G LAN技术,5G网络可以与传统工厂网络如工业以太生产网无缝融合,统一架构统一拓扑,实现基于5G的OT/IT融合。5G专网打造协同产业链体系工业企业在使用5G作为局域的工业生产专网的同时,也可以利用5G的广域网络特性,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联网整合,从而实现基于5G的融合产业链体系。企业可以基于广域的5G专网,实现对供应链企业生产设备数据的采集和监控,以及实现对客户侧的远程虚拟现场服务和支持。基于5G的“移动性、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等特性,工厂
11、还可以构建更多的工业数字化创新应用,包括5G机器视觉、5G智能视频、5G数字孪生、5G预测性维护等,服务自身生产的同时,实现对产业链的管理以及对外部的赋能。6中国联通5G专网赋能工业数字化白皮书2.1 5G 赋能工业数字化整体架构与4G相比,除了时延、带宽等更加强大的性能,5G的重要价值是其灵活的架构形态。基于UPF/MEC节点多样化的架构和部署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类型工业客户的需求,构建出不同类型的5G专网。通常来讲,大型企业需要使用专用的5G网络,包括专用的UPF/MEC节点,以承载关键的本地化生产类应用。对于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产业园来讲,则倾向基于共享式的5G系统获取服务,以达到低门槛低
12、成本使用5G的目的。适应不同诉求,5G赋能工业数字化整体架构有如下选项。第二章5G赋能工业数字化的技术和方案7中国联通5G专网赋能工业数字化白皮书 基于独享5G专网和MEC,实现5G与工业生产网融合对于要求较高的大型企业,或者5G使用程度较深的企业,可以使用独享的5G专网和MEC,通过本地专用的部署形态,建设5G生产网。根据项目实践的情况,5G专网从能力到可靠性方面已经达到通常的车间生产网要求,可支持企业构建基于5G的无线化柔性工厂。企业可使用专用5G基站实现车间内部的5G生产网覆盖,同时使用入驻到工厂机房的UPF/MEC节点,实现所有网络数据的本地处理,并具备本地化的网络控制功能。5G化的生
13、产网可以支持常用的MES、SCADA、WMS等生产业务,以及部分工业控制类业务如集中化PLC等。5G生产网基于5G LAN实现5G与企业网络的无缝对接,以及原生支持各种工业协议承载。其总体架构如下图所示:基于共享5G专网和MEC,实现产业集群普遍赋能中小企业规模小、业务灵活,不便于使用完全专用的5G网络。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基于共享的5G MEC+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应用,以产业集群和产业园为单位,打造本地5G“连接+计算+业务”一体化使能节点,赋能产业集群或产业园区中的广大中小企业。8中国联通5G专网赋能工业数字化白皮书除此之外,也可以基于广域的5G专网,实现多园区的5G专网架构。以及实现通过5G
14、对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现供应链数据统一采集,实现产业链数字化。2.2 5G工业生产网关键技术工业数字化不断发展,工业生产网承载着“人、机、料、法、环”多方面连接诉求。5G专网作为融合的工业生产网络,也需要结合多种关键技术,实现对工业级连接需求的支持。这些关键技术包括如下几个方面。2.2.1 工业级组网5G用于工厂生产网,需要在组网能力上匹配生产网的拓扑架构,支持内网融合及高可靠冗余等架构要求。包括:5G LAN工厂车间内部的生产网通常基于二层组网架构。5G与工业生产网的融合,要求5G具备二层通信能力,才能够实现与传统生产网的平滑融合和替代。常用的工业自动化控制所使用的工业以太网协议,也需要二
15、层网络支持。5G LAN可以支持L2层LAN服务,实现5G在工业生产网中的即插即用,原生支持多种工业以太网协议。5G LAN也支持集群(子网)管理能力,支持不同生产业务的隔离,并且支持子网内的广播、组播功能。UPF/MEC本地部署5G作为工厂生产网,承载工厂生产制造活动和核心生产环节,需要保障外部网络事件不能够影响内部生产网的运行,同时,5G生产网应作为企业生产内网的一部分,统9中国联通5G专网赋能工业数字化白皮书一架构统一管理。基于上述考虑,需要使用专享的5G UPF/MEC节点在企业侧部署,结合本地化的5G控制面功能,实现5G生产网基于大网获得管理运维支撑的同时,其业务运行不受大网影响,并
16、且实现5G进内网的统一架构。双机热备高可靠可靠性是生产网络的首要考量。为了稳定支持企业的生产活动,需要提供高可靠的5G网络系统。作为本地5G专网的核心节点,UPF/MEC需要在本地专享部署的前提下,进一步实现基于双机热备的高可靠能力,做到即便一台UPF/MEC发生故障,也可以实现业务的快速倒换,对生产活动的影响最低化。网内算力 MEC5G MEC边缘计算是5G网内的边缘算力资源,MEC边缘计算的部署与UPF结合,可以简化设备和网络的部署,也能减少分流点到应用的路径迂回,实现网络和算力本地闭环的最优架构。在工业场景中,可利用5G MEC的“网内算力”和“电信级高稳”能力,将MES、SCADA、A
17、GV调度、数据采集与分析等系统部署在MEC,实现从设备与I/O到服务之间的数据传输和应用处理全程在5G系统内完成。随着连接无线化,设备智能化,架构扁平化的演进,越来越多的应用可以从工业现场迁移到边缘,由边缘计算平台提供实时/非实时的混合计算能力,形成算网一体的工厂ICT底座。2.2.2 工业级能力 5G空口低时延高可靠工业系统尤其是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对网络时延有比较高的要求。从3GPP R15开始,5G技术不断发展,以提升5G确定性低时延能力。5G可以针对低时延需求业务配置独立的5QI提供差异化服务,优化低时延和空口可靠性。基于5QI的上行预调度功能,可以减少由于SR(Scheduling R
18、equest调度请求)流程引入的等待时延。PDCP层承担着乱序包重排序的功能,避免触发上层的乱序重排。基于上述能力结合UPF下沉部署,可以实现单向空口时延10ms,已可满足大量生产网业务时延需求。另外还可基于5QI配置业务差异化IBLER,实现丢包率小于万分之一,提升数据传递的可靠性。随着5G向5.5G演进,为进一步提升5G uRLLC高可靠低时延能力,引入了双频互补TDD技术。通过引入两段频率,分别配置为互补的TDD配比,uRLLC业务以类似FDD的方式联合使用频率一和频率二,从而获得包括1)构建类FDD帧结构,空口零等待;2)兼顾低时延及eMBB共存;3)与公网TDD配比干扰共存等价值,进
19、一步提升5G承载工业控制的能力。5G核心网方面,3GPP 从R17开始规划5G系统与应用之间建立周期性业务感知,并定义5G核心网的协同调度能力,可以达到提升调度效率、降低调度等待时延的目的。同时,3GPP R18正在研究XSO跨层调度协同技术,增强网络对于应用的反向调度与同步能力。该技术不仅可以提升多业务流并存下时延的稳定性,还可以通过反向调度实现错峰,解决并发瓶颈问题。如果工业网络采用TSN技术10中国联通5G专网赋能工业数字化白皮书组网,则可以采用3GPP R16开始定义的TSN网络与5G协同组网方案。在该方案中,利用TSN自身的确定性调度能力,无缝与5G集成对接。实现TSN设备间通信在5
20、G上的传送。5G 分布式Massive MIMO分布式Massive MIMO技术,将多个普通小区合并为一个分布式Massive MIMO小区,实现更大区域内的无切换,给AGV和扫描枪等移动设备提供最佳体验。基于分布式Massive MIMO技术,在交叠区域可获得联合Beamforming增益,用户体验提升50%300%;在非交叠区域可实现空分复用MU-MIMO增益,实现34倍小区容量,大幅提升小区容量,使能高速率大容量业务如CCTV、机器视觉、数据采集等应用。2.2.3 工业级一网多用 5G室内定位5G室内定位主要采用3GPP标准的定位协议流程及UTDOA(Uplink Time Diffe
21、rence of Arrival,上行达到时间差)定位算法,通过对5G终端的无线信号实时测量,调用UTDOA定位解算核心算法,确定5G终端地理位置信息的技术。基于100MHz带宽,可实现室内13米90%的定位精度。3GPP R18正定义基于200MHz/300MHz带宽的5G定位功能,从而使5G定位可达到0.30.5m的定位精度。5G室内定位相比于传统的WiFi定位、蓝牙定位、GPS定位、UWB(Ultra Wide Band,超宽带)定位等技术而言,其具备GPS无法满足的室内场景定位能力,也有WiFi及蓝牙定位没有的抗干扰强、室外广域定位能力,对比UWB具有频段低功率大带来的定位穿透能力强等
22、优势。最关键的是,5G室内定位技术实现通信定位一张网的能力,即仅需建设一张5G网络,同时满足通信和定位能力,提高网络利用率,有效分摊网络建设及维护成本。无源物联(Passive IoT)传统RFID最早用于服装和商超零售,之后逐步扩展到工业控制、能源电力、物流运输等多个领域,典型场景包括制造和物流行业的资产管理。传统RFID面临着通信距离受限、部署成本高、读写器之间干扰严重、不支持粗定位等问题。面向这些挑战,3GPP从R18启动无源物联技术研究和标准工作。无源物联技术充分利用蜂窝基础设施和授权频谱的优势,通过基站实现对无源标签的激励和感知,实现一网多能。借助蜂窝网络上下行干扰抑制、优化编码调制
23、方式、实时资源调度、多天线多节点联合传输、移动性管理等技术,实现室外NLOS场景覆盖大于150m,室内NLOS场景覆盖大于20m的能力,为无源标签提供“全程全网”的连接服务。11中国联通5G专网赋能工业数字化白皮书第三章中国联通5G赋能工业数字化实践案例5G作为新基建的一部分,其重要作用就是支撑好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中国联通以“5G赋能行业”为己任,不断在各行业领域深入探索,积极耕耘,不仅创新出大量瞄准行业需求的5G技术和能力,也积累了大量实际行业5G项目部署和服务经验。在工业级5G专网方面,中国联通已经具备了支撑项目规模复制的能力。下文将对部分典型5G赋能工业数字化的项目案例进行分析,作为行业
24、使用5G的参考。12中国联通5G专网赋能工业数字化白皮书3.1 施耐德项目 多园区专网赋能“5G LAN+集中化PLC”柔性产线施耐德电气是总部在法国的全球电气自动化领域的行业领导者,世界500强企业。其工业自动化业务在离散制造领域全球排名第二,流程制造领域全球排名第四。中国联通携手施耐德和华为在全国9个省市、26家工厂进行多园区5G专网覆盖建设,率先在商用项目中实现5G LAN承载工业控制,服务日常生产。并基于5G积极探索CT和IT、OT深度融合,构建新型生产业务模式与应用平台,实现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业务需求:1.柔性产线升级:(1)产线换线复杂,换线效率低,需要实现工岛无线化连接;(2)
25、多工岛分散控制不良率高,工岛间需协同控制适配,需要进行PLC集中化;(3)生产网络承载核心生产环节,属于企业内网,需要5G进内网。2.绿色双碳升级:(1)降耗增效:施耐德集团制定了5年双碳计划,需要通过工厂数字化改造,逐步达成降耗增效的战略目标;(2)企业绿色运营:施耐德总部与各工厂网络互通管理成本高,需要基于数字化改造,达成总部集中式管理的低能耗绿色运营。3.多园区网络统一架构统一部署:此次项目涉及全国9个省市26家工厂,需要实现多家工厂多个园区的网络架构统一,技术能力一致,以简化架构、降低管理成本,以及便于持续演进。主要场景:柔性产线是施耐德项目的核心诉求和核心价值场景。施耐德项目基于5G
26、 LAN成功承载PLC工业控制,并承载实际日常生产作业。基于中国联通5G行业专网PLUS创新架构成功实现5G与企业工业生产网深度融合,实现“5G进内网”和“5G深入核心生产环节”。实现PLC集中化,通过5G网络承载集中PLC对现场设备的控制。此项目实现了5G和PLC南向工业控制的无缝融合,证明了 5G LAN 架构融合、即插即用的特性。工厂使用的应用场景包括:1.5G+PLC工业控制:利用5G+PLC实现柔性产线,降低跨品种产线换型时间,缩短组装产线的人工工时,从而企业节省投资。2.5G+工业数据采集:利用5G采集工厂内产线上各种设备的配置参数及运行状态,并上报至数据处理平台进行实时监控分析,
27、保证产线的稳定运转。3.5G+AMR:利用5G网络将机器人无缝对接,打通搬运、对接、拣选、存储四大场景,可覆盖物料出入库、拣选、组装、原料搬运、产线搬运、回收全环节,满足施耐德对流程优化、安全生产和效率提升需求。4.5G+AI质检:利用5G、云计算、机器视觉质检、AI等技术,实现对产品外观及外形全自动图像采集、处理、传送、智能识别与筛选,进而实现高效质检和有效品质管控。施耐德工厂将部署至少2000个5G LAN 工业终端来实现上述应用。13中国联通5G专网赋能工业数字化白皮书 使用的技术:1.定制化5GC多园区专网:中国联通为施耐德建设了多园区协同的5G专网,具备高SLA能力:空口时延小于15
28、ms、网络可用率99.95%、无线覆盖率达到95%。网络架构从上至下分为运营商网络、施耐德北京数据中心和各地工厂。中国联通建设政企客户专用UDM负责统一开卡,保证网络安全可靠;施耐德北京数据中心建设签约数据管理平台、综合运维网管、5G专网管家平台等,实现总部集约化管理;三个平台使用既有的MPLS VPN专线实现跨厂区互联;各地工厂部署专用UPF和控制面功能,在运营商统一管理的前提下实现“5G进内网”。2.行业首商用基于5GLAN的5G+PLC工业4.0柔性产线:采用5G专网30ms99.95%高可靠能力和PLC南向集中化设计实现传统有线产线向无线柔性产线升级。全球首个采用5G LAN商用部署专
29、网项目,与传统工厂生产网无缝融合,并原生支持工业以太网协议,实现承载工业控制。新智能柔性产线可以极大提升柔性产线的换线效率,减少PLC使用数量,同时简化工厂整体组网。项目收益:5G+PLC带来的柔性产线有效解决了施耐德产能不平衡和投资回报率低带来的矛盾:跨品种产线换型可控制在10分钟内,组装产线的人工工时缩短23%,单条柔性产线可替代3条传统U型线,最终节省47%的投资。5G+PLC南北向打通的成功实践,也为之后5G+云化PLC的落地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14中国联通5G专网赋能工业数字化白皮书3.2 重庆长安项目 5G网算业整体方案使能C2M柔性汽车制造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汽车四大
30、集团阵营企业,全球有14个生产基地,33个整车、发动机及变速器工厂。2021年,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销量累计突破2000万辆。为了更高效、更高质量的满足客户交付需求,长安汽车着手建立渝北新工厂,目标打造一个全新、智能、高端新能源汽车制造工厂。业务需求:当前,汽车制造存在以下难点:1.工艺和供应链高度复杂;2.生产制造不确定因素多;3.质量要求高;4.产品生命周期长。基于以上痛点,长安汽车希望基于5G,通过“端到端”的全价值链运营,引领行业从制造迈向智造,拉通质量、设备、交付等关键环节,打造C2M的产业模式,同时推进智能制造利用数智化技术,实现人与机器脑力协同,打造制造核心竞争力。主要场景:1.5
31、G融入制造核心环节:项目不仅实现了5G+数据采集、5G+能耗监测、5G+远程运维、5G+AGV、5G+工业控制平台等十多项工厂典型应用场景,还通过5G代替工业以太网深入工业控制,并基于5G边缘计算进行vPLC的部署。项目实现了基于5G构建工厂生产网络,替代PLC北向的工业以太网,以及承载PLC南向工业控制,赋能长安汽车产线柔性生产,首次全面验证了5G融入工业制造核心环节的可行性。2.业务重构:以CPS精益制造体系为基础,运用价值流4.0理念,从制造愿景、KPI、业务流程、业务指标、物理模型层层拆解细化,构建新工厂业务模式;通过数字化技术赋能,将工厂的业务流程优化并持续不断深度挖掘数字化业务场景
32、,持续优化流程;不断抽象通用的业务能力,为业务打破,重组提供基础,实现业务快速的构建,能力不断复用。3.系统重构:结合工厂传统单体系统(包含MES、LMS、MQS、设备管理系统、能源管理系统、法规证书系统、停线管理系统等)打造微服务化、组件化、平台化的系统能力,以接口、组件等形式共15中国联通5G专网赋能工业数字化白皮书享给各业务单元使用。基于业务场景,快速灵活地调用组件服务构建前端数字化应用,打破了传统系统的烟囱式建设模式,同时抽象系统的组件,开发和开放个接口,为系统提供灵活多变的能力。4.能力构建:根据工厂业务,实现IO与IT的融合,通过了设备与系统应用的能力构建了汽车行业的物模型,更便捷
33、的物模型调用;结合工厂的应用应用场景,建立多种业务模型、算法模型、工艺模型;汇聚工厂所有数据,对数据进行数据的管理、数据的服务、数据的处理,持续挖掘数据不断赋能工厂业务。5.虚拟工厂赋能:通过虚拟工厂模拟,实物工厂对照验证的方式,促进业务流程改善进而促进实际运营指标的提高,打造生产制造过程全生命周期的闭环数字孪生平台。涵盖六大功能场景:仿真、可视、分析、预测、优化以及控制。使用的技术:1.5G高可靠工业专网:5G代替工业以太网进入工业控制,承载核心生产。基于端到端极简组网,故障排查时间缩短50%以上,更好地保障了持续生产;2.5G+MEC工业控制平台:利用5G极简网络、MEC现场交互,微服务架
34、构、快速迭代、容器化部署,支撑业务全调度、全监控和问题全追踪;3.统一工厂数字底座:基于物联网平台、业务中台、数据中台、技术中台、工业智能(AI)五大技术组件构建,以数据中台为基础,结合技术中台提供的服务能力建立数据标准,融合业务,实现核心业务能力服务化和数据在线化,赋能业务创新与应用业务的不确定性。项目收益:此项目基于5G网络和边缘计算架构,帮助企业实现了数字化转型过程的统一规划部署,解决重复建设、网络不通、信息孤岛、数据获取不到等问题,满足企业生产无线化、柔性化、协同化等需求。项目基于5G LAN技术,原生支持二层工业以太网协议并承载PLC工业控制,以5G替代有线,实现端到端工厂生产网极简
35、组网、网络即插即用、分钟级业务上线。通过实施5G生产网,实现了单个工厂生产效率提升10%、平均每年增产5万辆以上,以每辆收入10万元计算,项目平均年销售新增产能50亿元以上,单车制造成本减少150元以上,以年产200万辆计算可增加利润3亿元左右。3.3 美的集团项目 基于5G专网的家电制造产业链高效协同美的集团是全球领先的家电制造企业,在全球拥有约200家子公司、35个研发中心和35个主要生产基地。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245位。美的集团厨热事业部顺德工厂是全球第一大洗碗机生产基地,拥有近8万平方米的洗碗机生产厂房,年产量达600万台,工厂机器人保有量达到650台,被评为世界经济论坛
36、(WEF)“灯塔工厂”。业务需求:随着美的集团业务的快速发展,利用5G等数字化手段推进智能制造转型和持续改善的产业协同16中国联通5G专网赋能工业数字化白皮书体系尤为重要。美的集团急需解决三大核心业务痛点:1、物流过程不可视,错误入库率高;2、供应链来料不良率高,退货返单导致库存积压严重;3、产线切换慢,设备故障率高。基于以上痛点,美的集团基于5G高精定位、云边协同、泛在连接等一网融合的特性,实现物流全面透明可视,原料质检前移至供应商端,缩短供应链,设备全连接提升效率。主要场景:1.5G+仓储融合定位:在美的过往的仓储物流系统中,夹抱车实时位置信息不可知,车行道易拥堵,货物入库后信息流截止,无
37、法确认货物存放位置。中国联通和美的集团基于5G+蓝牙AOA融合定位的智能仓储技术是5G融合定位在全球智能工厂中首次应用。应用部署后,工厂仓库的夹抱车位置信息准确传送至仓储系统,与实物信息联动,系统定位精度达亚米级,目前已上线超400台物流夹抱车、牵引车、工装车等物流设备,装柜效率提升55%,有效降低工厂的仓储成本。2.5G+ULCL智能货车自动随行预约:过往美的物流车辆需要手动预登记进入园区,进入后需要人工指引物流货车前往指定停车区域停放,人员定期巡检车辆停放是否规范。通过5G+ULCL智能货车自动随行预约,当物流车辆靠近园区定位感知范围内,进行车辆轨迹跟踪及自动预约,并导航至对应的卸货、装货
箭牌家居招股说明书-卫浴行业龙头(479页).pdf
数字营销商-多想云招股说明书(630页).pdf
淘宝女装:2022年淘宝女装商家大会&财年规划(61页).pdf
36氪:2022年中国人力资源数智化转型研究报告(31页).pdf
科尔尼:动力电池关键进行时(2022)(13页).pdf
巨量引擎:2022消费品行业平衡增长解决方案(79页).pdf
TMIC黑马工厂:2022机械门锁市场趋势洞察报告(17页).pdf
巨量引擎:2022线索行业一站式线索经营解决方案(52页).pdf
圆心科技招股说明书-线下线上医疗交付平台(2022更新版)(673页).pdf
智能交通技术(ITSTech):2022年智慧道路养护顶层设计建议书(37页).pdf
飞书深诺:2022营销趋势盘点与展望报告(16页).pdf
阿里云:企业数字化咨询服务白皮书(2022)(16页).pdf
2022年中东转型及项目管理报告(英文版)(32页).pdf
英国通信管理局(OFCOM):2021威尔士电视、音像部门及音频工业发展趋势报告(英文版)(39页).pdf
Mantra Labs:2021年保险行业会话式客户服务趋势报告(英文版)(15页).pdf
2021年新经济前沿风险趋势报告(英文版)(13页).pdf
CLARUS:2022年消费者忠诚度报告(英文版)(21页).pdf
BIS:Helvetia项目-探索央行货币结算代币化资产(英文版)(37页).pdf
益普索(Ipsos):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全球态度调查报告(英文版)(17页).pdf
Queen Mary:2021年国际仲裁调查报告(英文版)(40页).pdf
people managing people:领导者指南-应对员工倦怠 (英文版)(28页).pdf
IBM:马作的卢 弓如霹雳:金融机构打造实时计算能力(10页).pdf
QuestMobile:全渠道线上营销报告-品牌主、零售商的数字化与线上新征途(27页).pdf
全球脑科学价值趋势报告2016-2021年(13页).pdf
中国联通:中国联通5G校园专网应用白皮书(2022)(55页).pdf
中国联通:5G行业专网白皮书(30页).pdf
中国联通:5G专网安全技术白皮书(2022)(26页).pdf
中国联通:5G行业专网产品体系2.0白皮书(2021)(32页).pdf
amp;中国联通:5G赋能智慧城市白皮书(36页).pdf
中国联通:2022中国智慧文旅5G专网白皮书(33页).pdf
中国联通:中国联通轻量化5G核心网白皮书(21页).pdf
中国联通:5G智能室内数字化定位技术白皮书(17页).pdf
中国联通:5G专网PLUS赋能全连接工厂“十大示范项目”手册(23页).pdf
中国联通:5G NR数字化室分设备技术白皮书(2022)(31页).pdf
蜜雪冰城招股说明书-连锁茶饮第一股(724页).pdf
线上健身第一股-keep招股说明书(463页).pdf
麦肯锡:2023中国消费者报告:韧性时代(33页).pdf
罗振宇2023“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完整PDF.pdf
QuestMobile:2022新中产人群洞察报告(37页).pdf
QuestMobile:2022年中国短视频直播电商发展洞察报告(30页).pdf
小红书:2023年度生活趋势报告(34页).pdf
町芒:2022现制茶饮行业研究报告(47页).pdf
QuestMobile:2021新中产人群洞察报告(30页).pdf
锐仕方达&薪智:2022年薪酬白皮书(105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