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资本市场回顾与展望—创新药驱动下的医药与生物科技行业(3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勤:资本市场回顾与展望—创新药驱动下的医药与生物科技行业(32页).pdf(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资本市场回顾与展望 创新药驱动下的医药与生物科技行业 财务咨询 财务咨询 一、证券市场 2 二、并购交易 14 三、展望与行业动因 17 四、尾注 24 五、联系人 25 目录 前言 2018年以来,医药及生物科技企业在资本市场备受瞩目: 在此背景下,我们对过去一段时间内医药及生物科技行业的资本市场表现进行回顾,并结合行业动 因作出展望。未来一段时间内,证券市场上医药及生物科技行业的投、融资活动将保持热度,在香 港市场生物科技板以及上交所科创板帮助下有望更上层楼,并购市场也将在药企对创新药需求的驱 使下持续活跃。而与此同时,我们将观察到三方面的趋势: 首创新药(First-in-class)持
2、续受到资本市场关注,能够有效降低研发风险和维护全球市场独占性的首创新药企业将备受青睐; 创新药中特殊药品、孤儿药、生物制品及肿瘤治疗将继续成为热点; 新兴生物科技公司与大型制药公司开展多元化合作,将催生创新药优秀企业,并在资本市场上崭露头角 以中、美证券市场(美股、A股及港股)计,2018年医药及生物科技行业IPO数量及募集资金总金额均创十年来新 高,2019年开年以来势头未减 香港联交所于2018年初出台新规,允许尚未盈利或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此举连同其他新政措施成 为港交所二十年来最为重大的改革。一系列从事创新药研发的生物科技公司得以登陆港交所,而生物科技板也成为 港交所主板第
3、一个以行业属性加以尾标的板块。无独有偶,2018年底,科创板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并试点注册 制,科创板通过在盈利状况、股权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化安排,重点鼓励生物医药等六领域企业上科创板,为未盈利 或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企业提供了一个更为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2018年以来,武田制药收购Shire、 BMS收购Celgene等一系列巨额并购交易的公布,医药及生物科技行业并购榜 单不断刷新。另外,随着一系列生物科技公司在肿瘤、罕见病、基因治疗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医药及生物科技行 业的并购活动也进入活跃期 资本市场回顾与展望 | 一、证券市场 2 一、 证券市场 1. 医药及生物科技企业IPO持续增长 无论
4、站在数量还是总金额的角度,2018 年是全球医药及生物科技相关行业IPO 的大年。以美股、A股以及港股市场口径 计,2018年全球医药及生物科技相关行 业IPO总募资规模达到115亿美元,通过 IPO实现上市企业共计74家,均创十年 来新高。 过去十年中,美股医药及生物科技相关 行业IPO整体在波动中呈增长趋势。美国 作为全球金融市场的中心,其在这一领 域的融资规模及数量均占据显著地位。 香港市场是亚洲范围对全球投资者最具 吸引力的市场之一,并充当着中国大陆 资本市场与全球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的重 要纽带。过去十年港股在全球医药及生 物科技相关行业IPO中一直扮演重要角 色。港股市场2018年医药
5、及生物科技 企业IPO表现亮眼,共有8家企业完成了 IPO,数量及金额均远远超过2017年。 港交所于2018年初出台新规,允许尚未 盈利或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 市,2018全年共计5家企业通过该新规 成功登陆港股。 A股市场医药及生物科技相关行业IPO在 过去十年中的表现一直存在波动。 2017年 生物医药类IPO迎来爆发期, 共33家企业 完成了IPO, 2018年受到IPO监管收紧影 响, 仅3家医药及生物科技企业上市。 中国 医药及生物科技行业 “硬科技” 已取得长足 发展, 过去A股该行业科技属性尚未完全体 现, 预计这一趋势将在科创板横空出世下彻 底被打破, 科创板推出将推
6、动该行业价值新 发现并迎来上市繁荣周期。 医药及生物科技企业IPO的增长表明: 资本对该领域的高度关注; IPO渠道畅通,是医药及生物科技企业融 资的重要选择。 资本市场回顾与展望 | 一、证券市场 3 -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02 111 190 143 173 252 293 495 474 564 444 529 2. 医药及生物科技板块总市值持续提升 截至2019年2月底,美股市场生物医药 板块市值占美股总市值的9.9%,而A股 美股、A股及港股市场IPO融资规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