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行业产业研究展望:正极材料技术迭代高镍化方向探讨-221130(4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能源汽车行业产业研究展望:正极材料技术迭代高镍化方向探讨-221130(43页).pdf(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正极材料技术迭代:高镍化方向探讨2022年11月30日新能源汽车产业研究展望行业专题姓名:王浩(分析师)邮箱:电话:0755-23976068证书编号:S0880513090004姓名:李嘉琪(研究助理)邮箱:电话:010-83939821证书编号:S0880122080197 诚信 责任 亲和 专业 创新2产业研究报告正极材料技术迭代:高镍化方向探讨请参阅附注免责声明010203摘要电动化进程加快,海内外需求共振提升高镍三元正极材料景气度中国整体增速超越国际,欧洲增速放缓,美国渗透率低于全球水平,空间可期海外高镍三元正极材料需求旺盛,三元材料出货持续增长,高镍占比持续提升,是最高增速细分赛道
2、镍钴价格下行,利好三元比例提升+高镍比例提升,高镍三元材料性价比悄然回升高镍三元正极材料优势明显,高镍化有望推动行业走向集中高镍三元材料优势明显,4680与麒麟电池完美解决安全性与成本问题高镍比容量显著提升,是推进电池性能提升、成本下降的主要方向,8系高镍三元占比逐渐上升,超高镍进一步提升高镍三元竞争力,具备高镍化技术储备的头部三元正极企业的有更大发展潜力高镍三元正极在工艺、技术、规模化、资金等方面的具备更强壁垒,格局更优,头部引领格局持续优化未来渗透率加速突破,关注高镍布局和海外出口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千万辆级,高镍三元进入上升周期,整体格局走向集中高镍化趋势明确,海外市场明
3、显提速,海外电池格局变化带来正极加速出海机会高镍三元制造天花板高,未来存在多种升级可能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政策变动,电动车安全性问题 BUgUdYuYlWkWnPsQpN9P9R9PpNrRtRpNeRpOpNiNrRnPaQmMvMuOnRpNMYnMtQ3诚信 责任 亲和 专业 创新产业研究报告正极材料技术迭代:高镍化方向探讨请参阅附注免责声明目录/CONTENTS产业空间:电动化进程加快,海内外高镍三元需求共振01竞争格局:高镍三元优势明显,高镍化有望推动行业走向集中02未来发展:渗透率加速突破,关注高镍布局和海外出口03风险提示04 4诚信 责任 亲和 专业 创新产业研究
4、报告正极材料技术迭代:高镍化方向探讨请参阅附注免责声明01产业空间:电动化进程加快,海内外高镍三元需求共振 1.11.1新能源车持续向好,高新能源车持续向好,高镍是增速镍是增速最高细分赛道最高细分赛道磷酸铁锂和磷酸铁 诚信 责任 亲和 专业 创新6产业研究报告正极材料技术迭代:高镍化方向探讨请参阅附注免责声明降本增效、安全性能等方面不断优化催化三元正极材料的技术革新正极材料体系是决定电池能量密度和性质的主要决定性因素。发展到商品化锂电池,负极基本确定,除石墨外拓展到掺杂硅碳,未来可发展锂金属。目前最广泛应用的是石墨负极,那么决定锂电池能量密度及电池性质的,主要来自正极材料体系。更低成本+更高能
5、效是行业共识的技术迭代方向电池包成组效率=所有电池单体的质量和/电池包的质量,能量密度=电池单体的能量密度/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从公式看提升思路分为两种提升电池单体密度和提升成组率提升电池单体密度最直接方式即采用更高能量密度的电芯,即导入更高能量密度的正极材料镍钴锰锂石墨硅主材辅材电池模组设备公司先导智能杭可科技利元亨电池回收天奇股份恒创瑞能西恩科技固态电池清陶卫蓝新能源恩力动力0101图1:电池材料产业链示意图 诚信 责任 亲和 专业 创新7产业研究报告正极材料技术迭代:高镍化方向探讨请参阅附注免责声明中国电动车增速超越国际,欧洲增速放缓,美国渗透率低于全球水平 中国欧洲占新能源汽车消费主要
6、市场,国内整体增速超越国际。乘联会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狭义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623万辆,同比增长118%,市场渗透率7%,中国、欧洲市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达13%,其中2021年Q4,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超20%。GGII预计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2,600万辆,相较于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41.42%。美国市场有较大空间。2022年H1,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498.2万辆,同比增长74%,渗透率达12.9%。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244.6万辆,同比增长127.8%,渗透率达23.0%;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达56.2万辆,同比增长23.7%,渗透率达20.4%;美国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