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工行业钠电池材料系列之二:正极材料量产在即三大线路齐头并进-221128(4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化工行业钠电池材料系列之二:正极材料量产在即三大线路齐头并进-221128(44页).pdf(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及评级说明 证券研究报告 Table_Title 钠电池材料系列之二:正极材料量产在即,三大线路齐头并进 002407 Table_IndNameRptType 基础化工基础化工 行业研究/深度报告 Table_IndRank 行业评级:增持行业评级:增持 报告日期:2022-11-28 Table_Chart 行业指数与沪深行业指数与沪深 300 走势比较走势比较 Table_Author 分析师分析师:王强峰:王强峰 执业证书号:S0010522110002 电话:13621792701 邮箱: 联系人:刘天文联系人:刘天文 执业证书号:S0010122070031
2、电话:18811321533 邮箱: Table_Report 相关报告相关报告 1.【华安化工&新材料】新宙邦:三季度业绩符合预期,电解液一体化布局加速 2022-10-31 2.【华安化工&新材料】信德新材:锂 电 负 极 包 覆 材 料 行 业 领 先 者 2022-10-27 3.【华安化工&新材料】钠电行业乘风而起,碳基负极未来可期 2022-10-19 主要观点:主要观点:Table_Summary 钠电池从钠电池从 0 到到 1,正极材料,正极材料 2026 年需求年需求有望有望超超 30 万吨万吨 2026 年全球钠电池正极材料需求有望超过年全球钠电池正极材料需求有望超过 30
3、 万吨。万吨。由于钠离子电池不断实现技术突破,综合性能不断提升,叠加碳酸锂价格处于高位,钠离子电池成本优势凸显,其产业化进程正在加速推进,2023年有望成为钠离子电池放量的元年。我们预计2026年全球钠离子电池需求将达到 123.7GWh,正极材料作为钠电池核心材料之一,成本占比高达 26%,2026 年全球需求有望超 30 万吨,未来三年复合增速超 200%。钠电池正极材料层状氧化物路线有望率先实现产业化。钠电池正极材料层状氧化物路线有望率先实现产业化。材料选择方面,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路径多样,主要包括层状氧化物、普鲁士蓝类和聚阴离子型化合物。其中,层状氧化物材料凭借优异的综合性能以及与锂电
4、正极工艺设备的高兼容性有望率先实现产业化,普鲁士蓝类化合物和聚阴离子化合物也有望实现技术突破,打开新的成长空间。层状氧化物:层状氧化物:综合性能优异,产业化基础综合性能优异,产业化基础齐备齐备 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综合性能优异,工艺与设备逐步成熟。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综合性能优异,工艺与设备逐步成熟。性能方面,得益于层状氧化物的特殊结构,其克容量和压实密度分别能达到 100-170 mAh/g 和 3.0-4.0 cm3/g,优于普鲁士类化合物和聚阴离子化合物。工艺与设备方面,钠电层状正极与锂电三元正极高度兼容,能借鉴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的发展经验,因此钠电层状正极的短板正在被不断补齐,具备大规模应
5、用基础。国内多数企业开始布局层状氧化体系正极材料。国内多数企业开始布局层状氧化体系正极材料。目前,全国主流企业均在加速布局钠离子电池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大部分企业已经完成了从小试到中试的过程,预计在接下来的两年将陆续有新增产能的建设与投产。成本方面,由于各企业选择的层状氧化物体系存在差异,元素掺杂也不尽相同,因此各企业的层状正极成本差异较大。根据各企业公布的专利,结合当前主要原材料的市场价格,我们计算得出中科海纳Na-Cu-Fe-Mn系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理论原材料成本最低仅1.83万元/吨(按照分子式进行理论计算,不计损耗,不包括加工费用等),相比其他体系层状氧化物正极和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具备
6、成本优势,有望率先应用。普鲁士蓝类化合物:普鲁士蓝类化合物:原材料充足,原材料充足,结晶水问题是关键结晶水问题是关键 普鲁士蓝类化合物原料充足且具有成本优势。普鲁士蓝类化合物原料充足且具有成本优势。普鲁士蓝类化合物由于具有较大的金属离子通道,可实现 Na+的快速嵌入和脱嵌而不发生晶格畸变,可在室温温和条件下制备以及材料安全无毒和成本低等诸多优点而被视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理想选项之一。性能方面,由于普鲁士蓝类化合物一般有两个不同的氧化还原活性中心,因此普鲁士蓝类化合物在充放电过程中能实现 2 个 Na+的可逆脱-38%-27%-17%-6%4%15%11/212/225/228/22基础化工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