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恩:制造及物流业的战“疫”之策(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贝恩:制造及物流业的战“疫”之策(9页).pdf(9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贝战疫情,感恩前行】制造及物流业的战“疫”之策 作者: 赵立强,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工业品、制造和汽车业务主席 刘湘平,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 蒋辰伟,贝恩公司董事经理 胡亚男,贝恩公司董事经理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制造和物流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一方面,2019 年制造 行业已经整体承压;另一方面,随着防疫、抗疫举措的不断升级,物流等行业举步 维艰。在此背景下,贝恩希望能够帮助制造和物流行业的从业者一起梳理此次疫情 带来的挑战,共同思考切实可行的应对举措,把握可能衍生的新的发展机遇。 疫情对制造及物流业的影响 回顾 03 年非典期间,物流业遭受了短期重创,当年第二季度较第一季度下跌
2、 5.4%;制造业增速也有所放缓,下降了 2%。当非典在 5 月底得到控制后,两个行 业均呈现快速反弹,并最终实现全年快速增长(图 1)。而 15 年的韩国 MERS 疫 情之后制造业和物流业亦呈现类似趋势(图 2)。 尽管以往经验表明,制造和物流业通常在疫情得到控制后的 3-6 个月后能够恢复到 常态水平,但由于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速度更快、波及范围更广、防控举措力 度更大,我们认为,制造与物流行业在短期内仍将面临诸多困难。 具体来讲,一些直面疫情防控举措的行业(例如物流业)将受到较大冲击,而其他 工业品行业(如机械制造业等)受影响程度则相对较小。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疫情下“宅经济”的迅速
3、增长、消费者公共卫生意识的提高、以及 企业的运营调整,将可能催生新的行业发展机遇,促进一些细分产业“弯道超车”(如 社区配送、自动化设备、远程办公设备和技术等)。 疫情对制造和物流业供需两端的影响: 从需求与供应两端来看,贝恩认为,此次疫情将给制造及物流业带来三大影响。 1、线上线下加速“转换”。在疫情下,新的消费者习惯被激发,线上生活与工作场景 加速取代了原先的线下行为。我们看到,短期内非必需消费品的线下销售与线下服 务业几近停滞,从而引发上游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但该类影响有望在疫情结束后得 以逐渐恢复。同时,线上场景需求激增,而随着互联网及云技术的不断成熟,这部 分需求将推动在线教育、远程办
4、公、生鲜采购、电商等相关设备制造产业的长远发 展。此外,疫情催生了消费者卫生意识的觉醒,在中国消费者收入水平不断提升的 背景下,将在短期内推动防疫类产品的生产制造,而在长期内则将带动医疗、保健、 健康等相关制造产业的发展。 2、供应链“涉险”。从产能上看,由于员工无法及时返工,短期内将给一些劳动密集 型制造产业带来较大的产能挑战;但从长期看,将推动制造业自动化及相关制造产 业的发展。从供应链物流来看,部分地区封网封路的防控措施导致了省际间通行困 难,使得部分上下游供应的交通运输中断,预计在 2 月底或 3 月初才有望完全恢复。 3、资金链“遇难”。停工停业时间长、范围广,叠加经济周期影响,中小
5、企业将面临 前所未有的资金量紧张,存在中小企业大面积经营倒闭的风险,引发产业链重构。 疫情对制造和物流重点子行业的影响: 基于需求与供应端所受影响程度的不同,我们将制造及物流子行业分为以下四个类 别。我们选取了其中的一部分,与大家深入探讨。 建筑相关制造业 整体来看,建筑相关制造业受下游房地产和基建行业的影响巨大,但与其相关的具 体板块所受影响趋势又有所不同: 建材市场(如水泥、玻璃):由于新开工节奏与投资意愿受到疫情影响,一季度 建材需求将出现明显下降,后续影响将视疫情控制进展情况而定 机械设备板块(如建筑施工):由于固定资产的投资周期较长,主要服务于存量 市场,因此短期内疫情冲击对行业的影
6、响相对较小 地产配套设备(如电梯):由于预售订单已定,且复工延迟的负面影响极有可能 通过后期赶工来弥补,因此我们预计疫情对 2020 年地产配套设备行业的冲击在 可控范围内,但受 2020 年建筑新开工延缓和潜在收缩影响,2021 年市场可能 承压 就下游建筑业而言,短期内由于用工紧张、开工延迟及销售受限,所受冲击较大。 基础需求受疫情拖累将有所延迟,但长期走势仍取决于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提升和 城镇化等宏观驱动因素,内生动力并未消失。 总体而言,我们认为,建筑相关制造业在短期内的下探压力较大。在中长期,我们 则看好企稳回弹 。预计疫情稳定后,建筑业将开足马力赶工进度,全年虽存在一定 下行压力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