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新冠疫苗来了!在前不久闭幕的服贸会上,第二代新冠疫苗正式亮相。9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围绕第二代新冠疫苗做出了详细权威解答回应。
发布会上通报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6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1亿1308.3万剂次,完成全程接种的人数为9亿6972万人。12—17岁未成年人群目前已经接种1亿6228万剂次。
那么,针对新冠病毒的变异毒株,一代疫苗还管用吗?
郑忠伟认为,有效与否应以真实世界的研究结果为证,他表示:我国的新冠灭活疫苗,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了较大规模人群的接种,在国内也已经接种20亿剂次,有很多真实世界的研究数据。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中国的新冠疫苗均对预防感染有一定效果;对感染后的再传播有明确效果,对预防重症和死亡有显著效果。
郑忠伟强调:“即便是在病毒变异株,特别是德尔塔株,广泛流行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无论是北京还是广州的上一轮疫情的防控中,疫苗接种效果均有目共睹。钟南山院士团队针对广东疫情(感染毒株主要为德尔塔株)进行的研究表明,两剂疫苗接种后,对中症的保护效果达到了70%,对重症的保护效果达到了100%。
既然一代疫苗仍然有效,为什么还要研发二代疫苗?
“尽管新冠病毒的变异到目前为止相对而言还是比较稳定的,没有出现根本性的变异,我们仍需要未雨绸缪。”郑忠伟表示,有了准备,即使将来万一病毒发生了严重变异,完全逃脱目前生产的疫苗的预防作用,也能够迅速研发并规模化生产新的疫苗,从而做到有备无患。
日前,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发布最新研究表明,随着新冠病毒的德尔塔变异株占据主导地位,美国新冠病毒疫苗的有效性从之前的91%一直下降到66%。
这一真实世界的研究结果也使得广谱、多价的二代疫苗研发迫在眉睫。
除了在疫苗研发上的早着手,相关审评审批制度也在进行积极部署。
郑忠伟介绍,我国有关机构也已经开展了针对变异株疫苗审评审批指导原则的制定工作,为审评审批做了一些基础性安排。
进展如何?
针对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各疫苗研发单位从疫情发生以来,特别是有变异株出现以来,就已经在开展针对各种变异株疫苗研发的一系列工作。
郑忠伟介绍,一是我国的疫苗研发单位已经开展了伽马株和德尔塔株的灭活疫苗研究,目前临床前的研究已经完成了,部分单位已经向药品审评中心提交了临床试验的申报资料。二是开展了针对不同变异株的广谱或多价重组蛋白疫苗的研究,部分单位也已经向药品审评中心滚动提交临床试验的申报资料。三是开展了针对贝塔株、德尔塔株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和核酸疫苗的研发工作,部分单位也已经完成了动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实验,正在准备申报临床试验。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
截至2021年9月6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11308.3万剂次。
截至9月7日24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9月7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9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云南9例,上海6例,广东4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为境外输入病例(在上海)。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50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666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增加1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618例(其中重症病例8例),现有疑似病例1例。累计确诊病例8523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7905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9月7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795例(其中重症病例8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89652例,累计死亡病例463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95083例,现有疑似病例1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167468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3013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1例(均为境外输入);当日无转为确诊病例;当日解除医学观察22例(境外输入19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390例(境外输入358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28239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12129例(出院11825例,死亡212例),澳门特别行政区63例(出院61例),台湾地区16047例(出院13742例,死亡837例)。
信息来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
文本由@-YANYI 整理发布于三个皮匠报告网站,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