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金融风险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由金融机构及其他金融市场用户所提供金融服务所产生的风险,出现这种风险对金融资源的分配和流动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时代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局部金融市场的共同发展也成为一个焦点。区域性金融风险可能发生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这种风险通常是局部性的或者地理性的,尤其是两个或多个国家、地区或者经济体之间。因此,区域性金融风险对于国际金融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来说都不可忽视。

一、区域性金融风险概念
按理论,区域性金融风险指的是在某一定确定的区域(国家、地区或者经济体)内金融资产的价值发生变动而引起的风险,风险的危害性取决于投资者的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市场结构特征,以及金融体系的抵御能力。区域性金融风险的来源可能是政策性的、经济的、社会的或者技术的,这种风险会不断变化,也可能不断扩大,以致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种类
1、政策风险:随着政府及其政策对金融体系的改变,投资者市场投资的风险也会有所变化,因此,政府政策变化可能影响投资者市场投资收益与损失的变化,也就是所谓的政策风险。
2、经济风险: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或突发事件,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发生变化,可能引起货币价格下跌或流动性变化,从而导致债券投资者的利益受到损害,这就是经济风险。
3、技术风险:技术是支撑金融发展的基础力量,而技术突变及不能有效应用也会导致投资回报率降低,成本增加,从而影响投资收益率,形成区域性金融风险。
4、社会风险:由于社会文化风俗的变化和投资者的兴趣转移,下游行业收入的变化及经济社会的重大变化等,都会影响金融市场的投资行为,可能影响投资者的利益,这些都属于社会风险。
三、区域性金融风险传播机制
1、政策风险传播:由于多个国家或地区之间有着密切的经济贸易往来,在局部化金融市场中,一国或地区的政策改变可能影响到另一国或地区的金融市场,从而产生的区域政策风险,通过金融产品的传播而发挥影响,加强投资者的防范意识。
2、经济风险传播:由于地区性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可能引起目前金融投资中有关国家和地区的收益率下降,从而影响其他有关投资行为,易受地域经济状况变化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