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摊上年的无形资产会计分录的写法

一、释义
补摊上年无形资产会计分录:即调整某一年度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数,使其与实际的价值相符。
二、原因
1、因市场形势变化、技术发展或竞争对手的竞争对手而重新评估无形资产,得出其实质性低于帐面余额;
2、因无形资产的有效时间长或存在残余价值而利用剩余时间或实现残余价值,调整无形资产的余额,使账面余额与实际价值相符;
3、因原无形资产有期限的有效用途而调整无形资产的余额,使其与实际消费情况相符;
4、其它需要调整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
三、影响因素
1、无形资产可分为多个分支,会计分录项目可能跟每一个大项及小项有所不同,因此必须根据无形资产实际情况而定;
2、一些无形资产属于权利,出账时必须凭证或文件及其他有效的证据;
3、会计期内发生的折旧有关,在补摊无形资产账面余额时也应考虑折旧;
4、 会计规定的科目往往会影响会计分录的模式。
四、会计分录分析
1、增加账面价值
①调增法:借:无形资产(调增额);贷:财务费用(调增额)
②减少账面价值
借:财务费用(调增额);贷:无形资产(调增额)
2、折旧调整
①调增折旧
借:折旧费用(调增额);贷:无形资产(调增额)
②减少折旧
借:无形资产(调增额);贷:折旧费用(调增额)
五、结论
补摊上年无形资产会计分录时,无论是增加或减少账面价值,还是增加或减少折旧,均要清楚分析,并确定合适的会计分录项目,使账面余额与实际价值相符,保持账面上对无形资产的记录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补摊上年无形资产会计分录
补摊上年无形资产的会计分录是运用现金流量法会计处理投资性无形资产的一个重要方法,补摊上年无形资产会计分录的分类是建立在补充原有账目对资产成本减值和维护账务平衡的基础上的。通常,在会计中,补摊上年无形资产会计分录按照三类来分,即:1)从流动资产净额中补摊上年无形资产的成本;2)从公允价值建立临时准备,其用途类似于收回资产;3)从利润及新受益权益中结转临时准备,实现对资产的补偿。
一、从流动资产净额中补摊上年无形资产的成本
为了补摊上年无形资产的成本,可以从当期流动资产减去所需求重置账面价值,以补摊上年所拥有的无形资产。一般,补摊上年无形资产的成本是按照当期流动资产总额中的其他货币性负债减去货币性资产来计算的,然而单纯用货币性账目进行调剂太笼统了,以至于只会创造出一笔投资性无形资产成本补摊而不会补摊营运性无形资产的成本,如研发成本。因此,在补摊上年的无形资产成本时,尤其要注意这两部分无形资产的成本,以便进行影响营运的补偿。
二、从公允价值建立临时准备,其用途类似于收回资产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应该从现金流量表的等价物收益中反映公允价值的变化,这也就是说,当期公允价值的减少应加入现金流量表,以补摊上年无形资产的成本,这也是从现金流量表的“其他帐务处理”项目开始进行的。临时准备可以作为一项帐务处理对象,但是,创造临时准备,必须用相应的现金加以反映,它所实现的功能是用现金收回补摊上年无形资产的成本,其会计分录一般是:
临时准备(xx项目 ) xx
分配费用(上年补摊 无形资产成本) xx
三、 从利润及新受益权益中结转临时准备,实现对资产的补偿
一旦从公允价值建立准备,就可以将它从临时准备中结转给利润及新受益权益了,以实现对资产的补偿。在相应的会计分录中:
临时准备(xx项目) xx
利润及新受益权益(上张年补摊资产成本) xx
总之,补摊上年无形资产会计分录是会计确认投资性无形资产的重要方法,主要是1)从流动资产净额中补摊上年无形资产的成本;2)从公允价值建立临时准备,其用途类似于收回资产;3)从利润及新受益权益中结转临时准备,实现对资产的补偿,并且应当把流动账目,公允价值变化相结合,进行补摊上年无形资产的成本。就补摊上年无形资产会计分录而言,正确的使用以及精确的会计确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