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危废的产生量和处理量之间巨大缺口及危废处理能力区域平衡情况分析

2020年在近些年来农业,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和可再生能源行业取得良好发展的情况下,危险废物管理行业发展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2023年,中国危险废物产生量及处理量之间将存在极大的缺口,并且危险废物处理能力在区域上也将存在不平衡的情况。
一是危废产生量与处理量缺口极大。从目前的调查情况来看,截至2023年,全国的危废处理能力将达到3.3亿吨,而其产生量将达到4.1亿吨,存在较大的缺口。2023年,相比2010年,全国危废产生量将增长97%,而处理量仅增长86.17%,在可预见的将来,危废的产生量将大大超出处理量,形成巨大的缺口。
二是危废处理能力在区域上存在不平衡的情况,2023年,全国主要城市的危废处理量将达到2.2亿吨,而其他地区处理量仅为1.1亿吨,存在较大的处理量占比差异。六大主要城市(即北上广深杭)处理量将占全国总量的54.6%,而且2023年,江浙沪地区共享了约3166.1万吨的处理量,这也意味着他们在危废处理能力上拥有更大的优势。
三是2023年,中国危废处理能力的地域偏向情况将加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全国城市和农村的危废分布不均。目前,全国城市的垃圾处理量大约为2.2亿吨,而农村地区仅为0.9亿吨,且农村居民占国民总数的60%左右。农村地区垃圾处理设备落后和缺乏,难以支撑起自身拥挤的危废产生量,尤其是一些边远山区更是如此。由此可见,农村地区废物处理能力相对落后,需加大力度弥补分布不均、处理设备缺乏等现存问题。
第二,西部地区的废物处理能力落后。西部地区的人口分布,资源缺乏,地理位置偏远,以及政策支持不足等原因,使得该地区的处理量仅为全国1.6%左右,而产生量却为全国的20%左右。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鼓励措施,那么这一悬殊趋势将会得到进一步巩固,加重西部地区废物处理能力和其他地区的不均衡。
第三,传统废物处理和原位资源利用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偏差。以历史而言,中国废物处理办法以焚烧、填埋和容器封存为主,而非原位资源利用,使得废物产生的经济利用率降低,其他危害较大,如排放的有害物质会对环境带来较大的破坏。
从以上情况来看,2023年,中国危废的产生量和处理量之间将存在极大的缺口,危险废物的处理能力在区域上也将存在不平衡的情况。因此,对于近期,应加强加大对危废产生量大增及危废处理区域不均衡的研究,探讨和完善有效处理危废的技术和管理模式,充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