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叫消费需求疲软
消费需求疲软,简称消费不足,是一种常见的市场现象。社会经济发展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吝观规律,消费市场过热或过度疲软对经济都不利。

2.引起消费需求疲软的原因
引起消费需求疲软的原因很多,有的学者认为是因为利率上调,导致居民增加储蓄;有的人认为这是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导致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和预期收入不明的结果;还有的认为这是我国加入WTO后竞争的结果。实际上,消费需求疲软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主要有:
(1)收入分配现状,导致消费欲望与能力的错位。
(2)保障制度变迁过速,加大居民现在和未来的支出,抑制消费倾向。
(3)消费者对经济发展预期不乐观,导致储蓄倾向上升。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波动较大,以及我国就业体制的不完善,消费者对未来收入预期不乐观,为防不测,现在不得不提高储蓄倾向,导致即期消费倾向下降。
(4)商品的诱导能力疲软。市场有效需求是能力与欲望的结合,否则仅仅是一种潜在需求,而购买欲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商品特色而具有的诱导能力,但是由于我国企业对商品的开发力度不大,创新不够,商品的雷同特性无法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5)国家宏观政策限制了某些商品的需求。

3.消费需求疲软怎么办
(1)增加消费者的有效购买能力。消费者的需要是无限的,但现实生活中,无限的需要受货币支付能力的制约,表现为需求的有限性。要缩小无限需要和有限需求之间的差距,就要增加消费者的购买力。消费者的购买力源于他们的收入水平,要提高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最终要有赖于经济的发展。因此,需要通过提高宏微观经济活动的效益,促进经济总量增长,通过调整消费者的收入分配,努力增加广大中、低收入消费者的收入水平,进而提高消费者的总体购买力。
(2)增强消费者的即期消费意愿。消费行为的发生既受到购买力的制约,也受到消费意愿的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包括即期消费意愿和预期消费意愿。假如即期消费意愿强于预期消费意愿,现实的消费就旺盛;反之,预期消费意愿强于即期消费意愿,现实的消费就疲软。消费者的即期消费意愿和预期消费意愿此消彼长,受到对今后的预期信心强弱的左右。因此,需要通过增强消费者的预期信心,强化消费的即期意愿。增强消费者的即期消费意愿,一要加强消费观念的正确引导。通过广泛和主动的引导、宣传,使消费者树立科学而正确的消费理念,在心理上缓解消费顾虑,在行为上做到理性消费。
(3)厂商要切实增加供给创造需求。在研究国内消费时,绝不能忽视企业提供商品的品牌、品种、质量、价格、外包装,以及商品促销方式和手段等因素对消费需求及其变化的影响作用。企业采取积极有效的诱导需求和创造需求的策略与措施,发挥供给创造需求的功能,促使潜在购买力转化为现实购买力。
厂商要提高增加供给创造需求,一要转变企业经营机制。转变根据自身的生产意志和能力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的行为和观念,真正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运行体制的企业经营机制;二要调整产品生产结构。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变化规律,适应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制定科学的生产经营策略,满足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三要重视产品设计,不断创造新产品。
以上就是有关于消费需求疲软的定义、原因及对策的全面梳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消费需求的相关内容,敬请关注三个皮匠报告的行业知识栏目。
推荐阅读
什么情况被限制高消费?多久会解除?
什么是消费信贷?消费信贷额度是什么?有什么用?
什么是文化消费?文化消费的特征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