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核电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能源的稳定供应及可持续使用成为现代能源发展的首要课题。而核电作为新能源发展的重点品种,目前正处于大力发展阶段,以保障我国稳定可靠的能源供给。因此,研究我国核电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一、核电的现状
核电是指利用核反应堆(固体核反应堆、液体核反应堆和气体核反应堆)发生的核裂变,将其所释放出来的热能转换成电能的能源。目前,世界上有31个国家实现了核电的发电,其中我国是最大的生产国之一。
截至2018年底,我国累计启动核反应堆共计46台,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7512兆瓦,使用大量反应堆质量共计419.37万兆时瓦,发电量累计达到3913.88亿千瓦时,占全国电力发电量的4.28%,占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9.7%,是我国电力发电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果。
二、核电的发展趋势
1、安全可靠
核电作为新能源的发展方向,政府会不断加强和加强核安全技术,完善安全监管机制,确保技术安全可靠,提高发电安全性。
2、低污染
核电的重要特点之一是低污染。核反应堆运行时,放射性副作用小,现场废气排放量小,与燃煤发电相比没有成堆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硝等大量污染物,满足了低碳发展的发展要求。
3、可再生利用
核动力(用原子能发电)的特性是可再生利用,按照衰变公式,核电有定期更新的能力:电力损失要求比煤电低;常用燃料更换,延长寿命;核反应堆的处置安全性能良好,其廉价。
4、可以风能
核电可以结合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开展绿色电力联合发展,更好地满足用电需求。由于太阳能和风能的可再生性和清洁性,与核电的高稳定性很好地结合,可以稳定地发展绿色电力,更好地满足人们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三、总结
核电是我国发展新能源、保障稳定的能源供应的重要技术平台,对推进我国的低碳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核电发电规模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仍远未达到最大发电状态。在未来,我国核电的研发和应用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国要坚持安全可靠、节能低污染、改善社会环境、提高核电效率,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推进核电发电的快速健康发展,保障我国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