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资金分类是指把财政收入、支出和财政管理及结算等财政经济活动,都进行统一的分类处理,以确定收入和支出的来源,以及财政资金的去向和体现地等情况,处理后的收支水平,以及资金的变动走向,用以指导财政管理的核算以及宏观控制经济的有效手段。下面就财政资金分类的概要及其重要性进行介绍。

一、财政资金分类的概要
1、财政收支的分类
财政资金分类的第一部分,是收支的分类,主要指的是财政收入和支出。财政收入可以分为税收、财政支出补贴、投资收益等,支出可以分为一般公共支出、投资支出等。
2、财政管理与结算的分类
财政资金分类的第二部分,是财政管理与结算的分类,主要按照收入和支出的来源,把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分类,以分析收入和支出情况,统计并明确收支情况。
二、财政资金分类的重要性
财政资金分类具有下面几个重要的作用:
1、财政收支情况分析
财政资金分类可以把财政收支情况进行细致而全面的分析,以便能优化财政收支结构,使财政收支吻合当前的政治经济发展形势。
2、政府收支的管控
财政资金分类可以细致详实地分析财政收支情况,以及把握政府资金分配方向,从而更好地控制政府的收支,以促进持续健康的经济发展。
3、节约成本
财政资金分类可以准确地记录财政收支情况,从而不断优化政府收支,减少资金成本;同时,可以根据财政收支情况,适当调节预算支出,节约政府费用成本。
总之,财政资金分类是把财政收支活动进行概括和归类,以利于财政管理、规范财政行为。它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成为财政部门实施财政管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在现代财政管理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和重用。
财政资金分类
财政资金分类是指将财政资金按照一定的类别来区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根据各种政府支出、收入业务定性的差异,将财政资金分成基本类别和次类别,以达到更全面、更深入地分析和管理财政资金的目的。
一、财政资金按支出和收入进行主要分类
财政资金主要可以按支出和收入进行主要分类,从而在收入和支出之间实现逆差或盈余。
1、收入类财政资金分类
按收入来分,主要包括税收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金融财政收入、社会保险预收款收入、其它收入等几大收入类型;
(1)税收收入:指由完全符合法律要求,负有缴税义务而实际付出的税费,主要有个人所得税、营业税、消费税和资源税等。
(2)特许权使用费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亦称特许经营权使用费或特许权利使用费,是指有下列种类的金融资产作为抵押,向中央和地方政府或者其他特许方支付的金额;
(3)金融财政收入:指以信用、担保和合同等方式,依据金融法律法规及金融管理的规定,收取的各种财政收入,包括银行存款利息、担保费和发行证券收益等;
(4)社会保险预收款收入:指由基金实体或受保险公司等按规定,在事先收取并缴存财政实物收款等方式下预收取的收入。
2、支出类财政资金分类
按支出来分,分为一般性支出、支出外国劳动者工资、国家基本建设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等几类;
(1)一般性支出:指由中央及地方政府机构或单位支出的日常管理活动包括公务活动、行政审批、社会各界咨询会议等活动支出;
(2)支出外国劳动者工资:是指为雇用外籍劳动者提供劳务承担的工资征税支出,主要包括国税支出和地税支出;
(3)国家基本建设支出:指用于建设或者改建社会基础设施的支出,例如公路、桥梁、港口支出等;
(4)社会保障支出:指政府财政支出保障国民社会日常需求或人民群众基本福利,主要包括政府机构及单位在职和退休职工的薪金津贴等。
二、财政资金按使用方式进行次类别分类
按资金使用方式,次类别包括一次性支出、连续性支出和混合支出。
1、一次性支出
一次性支出是指政府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只需支出一次费用,就可以达到或者实现一定的财政目标,此类支出主要包括新设建设项目经费、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