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资源是指存在形态固定并处于固定位置的长期可利用的水资源。它是地表与地下之间的水态连接,恒定流量下陆地系统中具有比较稳定地质特征的水质或渗流形态,可以成为地下水资源。

一、定义
地下水资源指由地质结构、地层结构、土地水力特性和其它因素所形成的,从地表与地下之间的水态连接中源源而出,可长期可利用的水资源,以及可以从地下抽取的水。它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由水体在地质层的作用形成的,但短期可以得到再更新,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
地下水资源是按照以下两种可分开的方法分类的:
1. 非陆地地下水资源:即大洋地下水,这种地下水资源可用于消费煤、油、电等能源。
2. 陆地地下水资源:这种地下水资源一般用于人类和农业等各种用途。
二、功能
1. 供蒸发灌洒: 地下水在历史上一直是蒸发灌洒的主要来源,可以补充地表水,从而保证植物生长、反映地表水循环及其他地形文脉等水生态平衡。
2. 水位调节:地下水经常参与到水储量系统的调节功能,可以调节湖泊的水位及其水量,促进发电和灌溉的运营。
3. 滋养地表生态:与地表水相比,地下水更能滋养地表生态系统,增加古湖泊中生物多样性等。
4. 保护底质和土壤结构:地下水的压力及其反应力可以帮助保护底质,减少土壤的水动力破坏,维持土壤的水分含量及其结构,防止土壤变质。
5. 生物多样性保护:地下水具有抗旱、防涝及抗灾害的有效性,它为珍稀野生动植物提供的水分,可以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三、归属权
根据世界上大部分国家[1]的水法,地下水资源的归属权归在邻近表层水所在地的政府,但其管理权是由所有受到影响的地区来共享的。在欧盟内部,持有地下水资源使用权的管辖权仍及国际协定的管辖范畴内。
近些年来,随着全球水资源的逐渐减少,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政府都开始重视地下水资源的发展和保护,如伊朗政府制定重点发展地下水资源,如俄罗斯政府出台了《水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如中国政府实施了《地下水资源及其保护实施细则》等。
四、利用
1. 人类利用:人们主要利用地下水资源进行饮水、灌溉、渔业开发以及其他城市用水及工业用水。中国具有众多的地下水资源,其中大部分被用于农业灌溉,有的用于工业用水等。
2. 农业利用:农业是地下水资源最主要的利用对象,对农业灌溉提供了重要的补充水源,也是农作物茁壮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