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一般是指企业在运营生产活动中,在特定的时点被定义为企业资产的产品、材料、半产品、在制品,用以满足企业的生产运营需求的物资或物品。一般来讲,存货包括原材料、材料消耗品、半成品、成品、受托加工物资等。

一、原材料
原材料是企业最基本、最重要的存货组成部分,是企业生产货物、提供服务的基础,直接参与生产的物料统称为原材料。它通常是用来生产产品的原料,可分为单独使用的原材料和混合使用的原材料。单独使用的原材料可以根据物料涉及的生产过程,分为投入生产的原材料、生产过程中消耗的材料、生产结束时再投入的原材料等。混合使用的原材料,又称为辅助原材料,比如标签、包装等,可以直接用于日常生产活动,也可以直接投入到产品中。
二、材料消耗品
由于企业生产中存在许多需要定额使用的材料,这些类型的材料又称为材料消耗品。由于企业生产所需要有一定数量的材料消耗品,一般每一批产品都有不同的材料消耗品需求,所以材料消耗品的数量容易受到不同生产量的影响,这类存货一般可以分为:机器,工具,模具,油漆,油料等等。
三、半成品
半成品是指企业在生产流程中进行制造时,经过一定加工的产品,但还未达到最终产品标准,不能即时销售出去的未完成产品。
四、成品
成品是企业生产的最终产品,已经完全符合顾客要求的货物或加工后的物料经过仓库管理、查验包装后,用于销售分销或租赁的产品。
五、受托加工物资
受托加工物资是指企业对外委托或代加工物料,在委托或代加工期间而产生的中间产品,或者是受托加工完成后,到达交货日期的产品,这类存货也属于企业存货。
总的来说,存货是指企业生产运营活动所必要的各类物料,包括原材料、材料消耗品、半成品以及成品和受托加工物资。由于存货具有各种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因此管理存货周转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成为企业决定形式和开展各项业务活动的重要依据。
存货的概念及其拆分
存货是指企业在投入相关生产或经营活动过程中以购进或自制的方式积累的用于交易或使用的原材料、库存、半成品和产成品的各类物料。
根据会计分类,存货分为五大类: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消耗品和低值易耗品。
1、原材料
原材料是指企业生产或经营活动过程中投入的主要物料,它指企业利用其他方式取得的材料,用于直接制作生产或经营活动所需商品或提供服务的物料。
原材料常见的包括:原材料及辅料──焊管、焊条;钢材──钢板、钢管、线材;塑料──聚丙烯、聚酯纤维、氯乙烯;橡胶──天然橡胶、合成橡胶;铝合金──铝材、铜合金材料;五金──钢铁制品、机械零部件;化工──润滑油、清洗剂;特种钢──工具钢、耐热钢;矿金──金属精矿、钢铁精矿;铁合金──不锈钢铁;木材─橡木、杨木、红木;家具──桌椅、茶几;电气──电子元件、电机;纺织──纱线、毛线、丝线;锯材──木材、家具锯材;机床──铣床、钻床、木工机械;模具──塑料模具、金属模具;配件──压缩机配件、电动机配件;工具──刀具、机械工具;包装材料──塑料袋、纸板箱;修理材料──焊材、密封材料、隔热材料;地材──陶瓷材料、墙地砖;建筑材料──水泥、沙子、砂石;理发材料──梳子、发夹;洗浴材料─沐浴露、洗发露。
2、半成品
指投入到企业生产过程中,已经做过一定加工的物品,且还不能直接投入销售的产品。如上一环节生产出来的产品又作为下一环节的原材料,则将其列入半成品的范畴。
3、成品
成品指以零售或者贸易形式可以直接销售的产品,常见的成品是由原材料加工制成的或刚从加工厂加工完成。
4、消耗品
指在生产活动中会被消耗掉的必要原材料、杂物或零件,它是用来支撑生产过程的重要物料,但一般是以费用的方式计入成本,而不单独列为存货,消耗品没有存货的特性,一般不列入存货。
消耗品常见的包括:电缆、鼓风机、电气元器件、填料和清洁剂、电池、磁带、墨盒等。
5、低值易耗品
低值易耗品,也称低值物品,是指投入生产经营成本和费用明显低于它们的成本特性的物料,这些物料不能够作为在账上单独确认的存货。
低值易耗品常见的包括:日用品、文具、工具、办公用品;焊接材料、管材配件等。
总结
总的来说,存货的内容比较多,主要可以分为五大类: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消耗品和低值易耗品。这五大类又可以细分为许多分类的物料,它们都是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