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制度是企业会计体系的基础,是实施会计核算手段的重要依据。它由企业财务管理部门根据法律、法规以及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的企业会计理论程序、会计标准与会计准则等形成。

一、企业会计制度的基本特征
1、直接性:企业会计制度的设置,应要采取直接的方式,即从发生的实际事实出发进行摸索,分析其所蕴涵的经济含义和法律效力,从而确定记账标准、会计对象、会计程序和财务报表的形式等。
2、公正性:企业会计制度的设置,既要符合法律法规,又要公正,不会有超标的行为,同时要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合理的把控会计记账的流程,避免引发企业内部的监管风险。
3、客观性:企业会计制度的设置,既要避免个人因素的影响,又要适应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同时也应该能够在技术上将客观性和主观性有机结合,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二、企业会计制度的设定框架
1、了解企业实际情况:要全面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积极掌握企业的经营规模、结构和发展趋势,以及对应的财务状况,以便在制定企业会计制度时,能够积极准确的应对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要求。
2、确定会计原则和核算渠道:要根据客观情况,逐条分析确定会计原则,包括对责任原则、经济实质原则、对账户原则和适时性原则等会计原理的选择;确定核算的渠道、收支的项目及其对应的编码,等等,以便用于收集和处理会计信息。
3、分析会计核算程序:要根据实际情况,根据会计原则和核算渠道,结合营业状况,分析会计核算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关系,以及各种环节的权限和责任,确定具体会计核算程序。
4、确定会计制度的形式:要根据实际企业特点,结合会计原则、核算渠道及会计核算程序等,确定具体的企业会计制度,以及会计核算手段和财务报表形式,以保证其能够符合企业实际情况和要求。
三、企业会计制度的运行
1、熟悉会计制度:企业要求会计人员对企业会计制度要有认识,并能够熟练掌握,以便按照制度要求进行信息收集及核算。
2、建立财会工作标准:企业会计人员要结合企业会计制度,建立各项财会工作的时间标准和操作流程,把握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及处理问题,以不断提高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情况。
3、持续完善:企业会计人员要不断根据企业的发展,以及会计制度的改变,完善和变更企业会计制度,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