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知识 > 什么是数字养老?数字化养老发展历史、意义与问题分析

什么是数字养老?数字化养老发展历史、意义与问题分析

一、什么是数字养老?

数字养老是一种新型的老龄社会数字化治理模式,基于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在机构、居家、社区养老等等领域,对传统的养老服务进行重构和赋能。数字养老在养老服务各类场景基础上,为老年人提供全面、方便且快捷的养老服务,统筹抓好底线民生、基本民生和质量民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

从全球形势来看,根据联合国的《世界人口趋势报告》,预计2050年全球人口将会达到98亿,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超过15亿,占总人口的16%。而在全球范围内,到2060年劳动人口(15至64岁)将减少约10%。

在我国,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量达到了2.64亿人,在过去10年间增加了8600万人,占比高达18.70%;65岁以上人口1.91亿人,占比达13.5%,预计到2025年这一比例将会升到14.2%。

什么是数字养老?数字化养老发展历史、意义与问题分析

随着这些年我国老年抚养比逐年上升,到2019年已达19.6%。高抚养比之下,年轻人的压力与日俱增,空巢老人的比例不断攀升,老年人的照料问题成为社会热点话题,老龄人口的“医与养”日益引发社会和国家关注。

二、数字化养老的发展历史

1、2012-2013年:萌芽期

2012年,国家老龄办首先提出了“智能化养老”这一理念,鼓励各单位开展有关智慧养老的实践探索;201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亚的若干建议》,成立“全国智能化养老专家委员会”。

2、2014-2015年:探索期

2014年,国家民政部发布通知,要求在全国7家养老机构开展国家智能养老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试点工作。

2015年,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要“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

3、2016-2018年:快速发展期

2016年,工信部、国家卫健委和民政部三部门联合召开信息技术和健康养老融合发展论坛,发布《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2017年,国家出台《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 2018年,国家发布《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18年版)》等政策。

4、2019年-至今:深度推广期

2019年,工信部、民政部、国家卫健委联合主办了第二届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大会,提出“发展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再次明确智慧养老相关产业政策及智慧养老发展路径;2021年工信部、民政部、国家卫健委三部门联合印发《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进一步推动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智慧养老产业进入深度推广期。

三、数字养老存在的问题

尽管目前,从国家到省市层面已经制订了养老行业标准体系,但是在数字养老政策标准体系建设、数字养老服务适配效能、数字养老生态治理能力以及数字养老风险控制机制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养老服务市场长期、有序、健康的发展带来一定困难。

1、数字养老标准体系尚不完善

我国对于传统养老体系的建设已经日益成熟,数字养老作为新兴产业,还缺乏统一的数字养老产品、服务等标准。

目前全国尚未形成关于数字养老的统一的行业标准和服务规范。现行的文件制度多为建设性或指导性的意见,更多关注的是服务内容,而在准入资质、质量监管、风险预防、纠纷处理等方面缺乏具体的说明和操作标准,从而致使整个行业内部失序、混乱。

2、数字养老服务适配效能有待提升

当前数字养老服务与技术结合度普遍较低,很多数字养老服务仍在数据监测阶段,供需存在错位。数字养老产品在设计初期有没有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身心特点和需现实需求。探索各类企业间的协同方式也有助于提升效能。

虽然通过科技赋能后,养老服务能力有所提升,但养老服务与产品的供给与需求之间仍存在脱节、不匹配,当前科技赋能后的养老服务及产品的供给不能够满足需求,同时老年人的需求也不能够与供给相适应。

四、数字养老发展意义

1、现有养老服务供需矛盾依然存在

长期以来,我国养老形成“9073”格局,未来仍将侧重“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模式;与庞大的老年人口基数和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相比,现有养老服务机构及设施分布不均、服务供给社会化程度不高、从业人员专业性欠缺,服务质量和可及性还有待提升。

课题组:老年人的需求与供给

什么是数字养老?数字化养老发展历史、意义与问题分析

2、“数字养老”崛起为养老服务注入新动能

数字养老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技术,以居家社区场景为重点提供数字赋能,提升机构、居家、社区养老的专业性、便利性、可及性和安全性,推动服务降本、提质、增效,为养老服务注入新的动能和温度。

课题组:传统养老与数字养老对比

什么是数字养老?数字化养老发展历史、意义与问题分析

内容来源:

《亿欧智库:上海市长宁区数字养老研究报告(39页).pdf》

推荐阅读:

《2021年美国及日本养老政策与中国第三支柱养老金前景分析报告(43页).pdf》

本文由作者云闲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本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报告

巨量算数:中国汽车品牌2019半年盘点(47页).pdf
巨量算数:中国汽车品牌2019半年盘点(47页).pdf

中国汽车品牌2019半年盘点 -汽车数据策略研究院 研究背景 2019年已经过半,中国汽车市场 的表现依然较为低迷 而中国汽车品牌市场份额进一步萎 缩,市场前景不容乐观。 本报告旨在,全面盘点2019上半 年中国品牌汽车市场表现;助力中 国汽车品牌调整市场战略跨过市场 挑战。 中国汽车品牌市场表现分析 深度

58汽车:2020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35页).pdf
58汽车:2020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35页).pdf

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 2020年3月更新  0105 02 04 03 背景 介绍 二手车 交易数据 保值率 发现 保值率 榜单 总 结 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  车辆保值率定义 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 * 车辆交易价格:采用零售价(B2C),不含采购价、批发价; 交易价格基于良好车况

中国汽车金融产业生态图谱(8页).pdf
中国汽车金融产业生态图谱(8页).pdf

Confidential and Protected by Copyright Laws 本产品保密并受到版权法保护 中国汽车金融服务市场生态图谱2018 2019/3/272数据驱动精益成长 中国汽车金融服务市场生态图谱 下游 仓储物流服务 行业协会 汽车产业链 汽车金 融服务 位置 汽车金融公司中游&供

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中国汽车产业2019年总结及2020年展望.pdf
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中国汽车产业2019年总结及2020年展望.pdf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中汽研(天津)汽车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2019年12月31日 中国汽车产业2019年总结 及2020年展望 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年终回馈 CONTENTS 目 录 宏观综合分析1 乘用车领域2 商用车领域3 新能源领域4 智能网联领域5 零部件领域6 3 01 宏观综合 分析 20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2019年全国二手车市场分析[37页].pdf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2019年全国二手车市场分析[37页].pdf

China Automobile Dealers Association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2019年全国二手车市场分析2019年全国二手车市场分析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China Automobile Dealers Association 第一部分:12月市场概况 目录 第三部分:二手车流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019中国汽车智能共享出行发展报告(194页).pdf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019中国汽车智能共享出行发展报告(194页).pdf

中国汽车智能共享出行发展报告中国汽车智能共享出行发展报告 2 2019019 汽车智能共享出行工作委员会汽车智能共享出行工作委员会 2 2019019 年年 1212 月月 编编 委委 会会 编委会主任 马 建 副 主 任 侯福深 主 编 侯福深 副 主 编 冯锦山 赵 轩 主要执笔人 (以内容出现的先后

2018年中国二手车流通指数报告(46页).pdf
2018年中国二手车流通指数报告(46页).pdf

中国二手车流通指数报告 2018年 2 2018.5 iResearch I 中国二手车流通指数编制背景 1 2 3 区域均衡发展亟待解决:2016年中国二手车交易量首次突破1000万,但整体市场增速并 未快速提升,市场总量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车源不足、车源流通不畅、地区 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制约了市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