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入账价值是企业实行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基础和依据,对于准确会计核算,正确监督其发展,确保资产保值增值以及实现长期财务规划和目标,入账价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固定资产入账价值包括价值以及成本两个方面:

一是价值方面。价值是指企业实际支付的价格,它是固定资产价值的最应考虑的因素,它代表了企业为获取或维护固定资产而承担的支付。 固定资产价值是否低于企业的投资要求,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投资结果,及其投资流程的效率与否。因此,在固定资产的投资活动中,企业应注意确定有效的价值标准,而不应忽视价值的影响。
二是成本方面。成本是指企业用于购买固定资产所付出的费用,它包括有固定资产实物本身的价格以及企业必须承担的购买费用、运输费用、装置费用以及税费等额外费用。这些费用均属于企业投资的成本,也是确定固定资产的总成本的重要参考依据。在企业的投资活动中,必须认真研究并计算这些费用,以便准确无误地记录到固定资产中去。
此外,企业在入账价值时,要充分考虑一件物品,物品的价值会根据它的使用环境而改变。环境可以是物理环境(如室内空气温度、噪声、空气污染等),也可以是协议性环境(完成政府批准的设备的价值高)以及协议外环境(如国内外行业状况及政策的变化等)。因此,入账价值不仅需要充分反映物品本身的价值,还要结合实际的使用环境,准确计算出各固定资产入账价值,更好地反映企业投资活动的实际情况。
总之,固定资产入账价值包括价值和成本两方面,如果要确保客观准确,则企业必须在入账价值的确定中考虑用户本身价值、实际支付的成本,以及物品的使用环境,这样才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投资活动的实际情况,保证固定资产核算准确、及时。
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是指在会计登记时,原来经办购买和新增建设固定资产的实际支出所反映的价值,是计量企业资产重要参考指标。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本入账。成本入账是说,期初取得固定资产时的支出成本,是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最重要的参考指标。此外,期初取得固定资产时,若有附带物品或配套附件,也应纳入固定资产支出中计量入账,这些支出也可作为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二、直接运营成本入账。直接运营成本,指固定资产取得的相关费用,包括设备安装的前期准备费用、装修费、应纳汇缴的相关税金以及其它的一些支出(如购置工器具、采购原材料等),到此取得固定资产全部成本应纳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中。
三、一次性费用入账。一次性费用指在购买固定资产时,除去合同所载实际成本外,企业还必须承担的款项,如财产税、利息税等,也应当纳入固定资产的支出中,作为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四、估计费用入账。估计费用指因采用会计估计金额折算计量固定资产进行入账时,所需的估计费用。会计估计金额与实际成本有差异时,会产生估计费用,其金额也应当纳入固定资产的支出中,作为它的入账价值。
五、残值入账。残值入账就是说,在固定资产折旧结束时,还可以转换出的尚余价值,也应纳入原购入固定资产的支出中,作为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以上是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的基本构成,具体发生的支出要据实际情况而定,企业应做好完善的记录,切实把控固定资产的购入、建设、运营等各项支出,从而了解其入账价值的正确数据,以便资产管理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