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规模纳税人是指因其一般性利润额或者单一税目应纳税额等有限度内的纳税者,它从1989 年开始在我国纳税管理体制的历史上慢慢走进,并受到国务院和各级税务机关的支持和关注。

一是在税种和税率上,小规模纳税人实行简易税收税种及低、中等税率,使小规模纳税人可以更容易和更快地实现税收缴纳,从而达到简化申报程序、降低纳税负担、优惠小企业等目的。
二是关于报表填制,小规模纳税人填制简易财务报表。在财政部颁布的《财政部公告》(2000 年第7 号)中明确了小规模纳税人填制简易财务报表的范围、内容及格式,最终形成了公开、清晰、规范的小规模纳税人填制简易财务报表的规定,从而进一步简化小规模纳税人的报表申报程序。
三是小规模纳税人享受税收宽容时效期,即推迟小规模纳税人实际缴税的截止期限,以减轻小规模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并增加其税收缴纳的便利性。
四是小规模纳税人可享受税费加计扣除,其相关内容在《财务部公告》(2000 年21 号)中明确了,即纳税申报期内所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中,可以在应纳税税收额中减(或扣)除的,以及可以提供税费加计扣除的材料及申请的税费加计扣除范围等问题,使小规模纳税人可以及时了解到最新的税费加计扣除政策,有效增加小规模纳税人纳税的有利性。
五是小规模纳税人享受其它优惠,如减免营业税、免收房产税、地方地方税及另一些政策优惠政策用于支持小型企业发展;小规模纳税人还可以享受减税的政策,如减免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以帮助小企业减轻税收负担。
总之,小规模纳税人是一种特殊的税务管理形式,有利于简化税收管理程序,减轻小规模纳税人税收负担,使企业从税收手续上得到实质性的便利,疏解了小规模纳税人纳税期间的负担,有效地推进了小规模企业的发展。
小规模变更一般纳税人是指小规模纳税人在一定条件下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的情况。
一、小规模纳税人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的条件
1、营业收入全年的累计金额不得超过200万元,本月内的营业收入金额不得超过50万元。
2、在上一年度的累计营业收入累计金额未超过200万元的,本年度累计营业收入金额只要超过200万元,原小规模纳税人一律转移到一般纳税人,同时此前累计营业收入未超过200万元的一律按当期一般纳税人征收税款。
3、由于突发事故或臨時突发事件,引致某时期营业收入临时增加,依据原小规模纳税人转移到一般纳税人的政策,可采取未超过6个月,营业收入合计总额不得超过200万元这一既定条件,申请到相应税务机关,隔月转复小规模纳税人状态。
二、从税负角度分析
1、税率体系
小规模纳税人的税率为3%,一般纳税人的税率为5%,这意味着一旦从小规模纳税人转变为一般纳税人,就必须多交2%的税款。
2、抵扣额
小规模纳税人的抵扣额一般为2万元,而一般纳税人的抵扣额则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会比小规模纳税人的高。也就是说,一般纳税人可以抵扣更多的税款,也就付出更少的税款。
3、税务处理
小规模纳税人相对一般纳税人来说,税务处理更加简单。例如,小规模纳税人可以不需要经过复杂的税收审核,税收申报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而一般纳税人则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完成税收审核和申报程序。
三、从商业发展角度来看
1、营收节奏
在收入水平较低的小规模纳税人当中,每月收入可能会出现波动,而且难以有效控制,这往往会对企业日常的经营活动产生影响。而在一般纳税人当中,收入节奏一般会更加稳定,对企业来说,可以更好地把握收入节奏的变化,进而采取相应的经营活动,从而有效提升企业综合实力。
2、增加融资渠道
一般纳税人比小规模纳税人受到融资机构的关注更多,一般纳税人可以活跃融资市场,有更多的融资机会,无疑对企业有着良好的发展机会。
3、发展更多的合作伙伴
小规模纳税人相比一般纳税人,其应由较为艰巨的审批程序,与较少的合作伙伴。而一般纳税人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与产品和服务的技术支持、营销支持等,从而为企业有效及快速推进经营活动的发展搭建良好框架。
以上就是小规模变更一般纳税人是什么,详细介绍以及分析的内容。把握小规模变更一般纳税人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