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定价是指企业直接在全球范围内制定价格战略和变动价格的一种活动,也是以多种行动可行对外市场参与方进行价格决策制定的过程。此外,“国际定价”还涉及企业在不同市场上变动价格来减少成本、缩短销售周期和提高经济效益的行动。这里指的不仅是货币贬值和特定地域的价格考虑,更重要的是涉及长期对市场、竞争分析和定价管理的战略洞察策略和对整个市场的整体竞争性定价策略的创新思考。
国际定价是根据经济环境、消费者心理、以及全球市场需求等多种因素进行设计和实施的,其考虑的方面比单一市场定价要复杂得多,因此也叫“全球定价”。在这种定价实践中,企业通过研究不同市场的潜在风险、机会以及地区性定价策略的优势等情况,实施相应的定价策略,以实现市场目标和控制成本的目的。
国际定价活动既可以在短期内实现利润最大化,盈利能力也可以在长期内提高。长期而言,企业可以基于自身的竞争优势,凭借多样化的价格策略,实行低价攻势服务于低收入阶层,以维持产品份额和市场份额,而价格攻势可建立高价格和品牌形象,使品牌形象更加受到高端消费者的认可。而在短期而言,企业通过不同的价格策略,动态调整价格和消费者心理,实现销售的缓解以及利润的增加,从而大大提高经济能力,有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国际定价不仅是企业局部策略的一个核心环节,而且也是企业全球化战略抉择的重要参考,是企业向全球市场发展、拓展的重要桥梁。近年来,随着全球市场的特点变化,国际定价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也正在发生越来越大的变革。企业进入国际化市场后,就要择机深入研究如何制定全球定价策略,以更好地服务于全球的客户,提高整体市场份额,保持企业竞争力。未来,我们将看到企业更加广泛、更加精细的定价策略,而这正是国际定价的基本理念:设定合理的价格、设定有利可图的价格,最大限度的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定价是商品或服务被市场上消耗者购买所基于的价格。国际定价,同样指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但是与国内定价之间有本质的差异。国际定价也被称为全球定价,是一个跨国、跨市场的市场定价形式,即功能多样、价格一致的定价模式,它可以跨越不同国家和地域,协调国际企业间的定价。
一、国际定价的主要特点
1)跨市场:国际定价模式具有跨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能力,可以有效地消除国外市场和本国市场的价格差异,有利于加强国际企业间的定价协调。
2)价格一致性:国际定价要求跨国范围内的价格保持一致,不受地区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一个国家的定价可以在其他国家或跨国内部,都是一致的价格,无需考虑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 所以能够建立国际市场价格的均衡。
3)多元性:国际定价要求不被国家差异的价格影响,有助于企业适应不同市场及市场需求的复杂性,可以采用不同的定价政策,以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引领市场而不受市场影响。
4)时间可控性:国际定价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从一个市场到另一个市场,由于跨境定价的快速应变能力,可以在经济不稳定、市场情绪变化的背景下,更加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发展,从而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
二、国际定价的发展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定价也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尤其是大型跨国企业。国际定价将实现跨国和地域间价格调整的重要手段,以及克服在一个国家内价格差异的无穷障碍,使得昂贵生产仍然有可能在市场上竞争。
企业追求国际定价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各国市场间差异的扩大使企业产生了舆论效應。风险会感受不同市场的价格波动,有可能影响企业的收入,当产品或服务在不同市场上报价不同时,企业可能会感到失落,乃至失去客户,因为客户可能会转向更便宜的价格。
企业追求国际定价的同时也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改变针对不同国家的市场定位或者提供历史价格,可以有效地控制企业曝险于不同市场条件下的差异化,从而有利于企业把握各自市场的价格悬殊,在此基础上可以有效把握全球利润机会, 并获取两地供应者的经济效益。
三、国际定价的实施机制
为了改变传统的单一定价模式,企业可以采用多种全球定价策略,有三种常用的全球定价模式:
1)新兴市场定价模式:在新兴市场定价模式中,企业首先定价的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其次在印度、中国等新兴市场定价。根据市场发达程度差异,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要求提价或降价,使定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