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报废会计分录,是指企业在征收准确科目的前提下,采用固定资产报废会计科目登记,按报废固定资产成本减法的魔方原理,根据无价值性原则,对报废固定资产的成本进行减法登记,以杜绝固定资产流失,减少财务成本并体现报废资产出去的资金而做出的会计记录。根据经济状况及会计要求,可将固定资产的报废会计分录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报废固定资产减少的财务费用:报废固定资产减少的财务费用,通常由固定资产清理存货的原材料成本费用扣除而形成,主要是指装运费、备件费等,财务会计凭证上的会计科目为费用类科目,如“报废固定资产减少财务费用”,借方科目为“财务费用”,贷方科目为“现金”或“银行存款”。
2.固定资产报废的残值收入:有的报废固定资产还有一定的再利用价值,发生报废前的购买价格与卖出价格之差即为残值收入,这种收入由于是发生报废固定资产而形成,一般应登记到固定资产清理暂收账款中,财务会计凭证上的会计科目为收入类科目,如“固定资产报废残值收入”,借方科目为“固定资产清理暂收账款”,贷方科目为“现金”或“银行存款”。
3.固定资产报废的持有盈亏:在企业发生固定资产报废的过程中,由于其购买价格与报废价格存在差异,而形成利润或亏损的现金流,称为固定资产报废的持有盈亏,会计科目上大都隶属于费用科目,如“固定资产报废持有盈亏”,借方科目为“财务费用”,贷方科目为“现金”或“银行存款”。
4.固定资产报废支付的清理费:在发生固定资产报废时,由于需做基础架构调整和产品技术升级、生产禁止污染排放以及因为人员流动等报废后的一些残渣清理,衍生了一些费用,称为固定资产清理费用,会计科目上大都隶属于费用科目,如“固定资产报废清理费”,借方科目为“财务费用”,贷方科目为“现金”或“银行存款”。
5.固定资产报废支付的销毁费:报废所产生的固定资产还存有一定必要的销毁费用,如报废资产的处理,有时也需继续支付一些费用用于保证资产未流入不正当用途,财务会计凭证上的会计科目为费用类科目,如“固定资产报废销毁费”,借方科目为“财务费用”,贷方科目为“现金”或“银行存款”。
总之,固定资产报废的会计分录需要企业在实施固定资产报废社会浪费时,采取全面有效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