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会计分录和记账凭证登记是会计核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们有着相同的目的,即为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准确登记,但也存在部分区别。本文将从记账对象、形式、意义、处理方法和报表等多个方面,来分析编制会计分录和记账凭证登记的不同之处。

一是记账对象不同。编制会计分录要求会计人员根据不同交易或活动的相关凭证和资料,把发生的所有财务会计事项都记录下来,金额较为庞大。而记账凭证登记则要求会计人员有条不紊地写下各条会计凭证,金额相对较为零星。
二是形式不同。编制会计分录一般采用贷借双方同时记录的实体形式,将一件事情分两向进行记载,形式上也是表格形式。而记账凭证登记一般以书面提供形式为主,凭证一般由企业出纳负责编制,只记录账户的发生额、日期、摘要等必要内容。
三是意义不同。编制会计分录是财务核算凭证与会计记录之间的桥梁,编制的分录内容既反映了会计账目业务的本质,又体现了会计账簿的本质内容。记账凭证登记不同于会计数量,它是作为企业进行记账的凭证,是会计记录作为证明的依据。
四是处理方法不同。对于编制会计分录,通常会按照核算原则,将实际发生的事物对错通过贷借双方的金额正确地分类记录下来,以确定会计科目的余额。而记账凭证登记的处理方法是,会计人员按照登记要求,依据凭证记载的必要内容,将企业领取的正确凭证或形式正确的凭证注册登记,一般只记录账户的发生额、日期、摘要等必要内容。
最后是报表不同。编制会计分录是会计账簿的依据,通过编制会计分录能够根据会计原则,最终实现企业的财务报表,从而揭示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的有价值信息。而记账凭证登记的数据是处理实际发生事件所用,只是为了登记对账目信息的补充。
综上所述,编制会计分录和记账凭证登记具有相同的目的,相同的意义。但是从记账对象、形式、意义、处理方法和报表的不同,可以看出它们之间也存在着本质区别,即它们处理的业务类型不同,反映的财务状态也不同。
【答】
编制会计分录和记账凭证登记有着本质的不同,它们是会计活动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虽然有许多相似点,但两者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首先,从内容上来看,会计分录是按照会计准则、现有会计格式将某一交易表述出来的记录,它只要求把记录实体里的交易表述清楚即可,不涉及对记录实体中的内容进行分类和汇总的处理;而记账凭证是完整地记录会计科目的过程,它把记录实体中的内容按照帐套的科目结构进行分类和汇总,记账凭证是会计分录的一种补充。
其次,从时机上来看,会计分录也被称作计量代码,是会计信息记录中的第一步,要求在做出商业决定要完成的事实发生之后,对发生的事项进行清楚的表述;而记账凭证是在准备会计报表之前完成的,它是会计信息的汇总处理,在按照帐套科目结构进行交易的划分后,再进行记账。
再次,从功能上来看,会计分录的功能是记录会计信息,它用来说明发生事件的具体内容,可以证明企业进行的事实和行为;而记账凭证的功能是整理你帐,它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可以用来汇总和统计会计信息,为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参考。
最后,从全景角度上来看,编制会计分录和记账凭证登记扮演的是完全不同的角色。会计分录是确认发生的会计交易信息,用于企业各种会计报表的内部控制;记账凭证是记录账目汇总信息,为企业内在管理奠定依据,以及报告外部舆论的依据。因此,编制会计分录和记账凭证登记是两个互不替代的重要程序,都于企业会计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编制会计分录和记账凭证登记有着本质的不同,从内容、时机、功能以及全景四个方面来看,分别具备不同的特性,所以它们的关系是互补性的,必须相辅相成,互不可或缺。只有形成良好的会计分录结构和准确的记账凭证登记,才能为会计信息管理提供保障,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