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的标准是办税权的区分,一般纳税人是指营业收入达到特定标准以上的个人或企业,小规模纳税人为其它营业收入申报者,其标准包括纳税税种、纳税起止时间、应取消优惠政策等,涉及到纳税权与纳税义务也存在很大的对比。

一、纳税税种
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标准的差异,首先表现在纳税税种上,小规模纳税人所交的主要税种有个人所得税、营业税以及房产税等,而一般纳税人所交的税种要比小规模纳税人多,包括上述税种外的所得税、增值税、印花税、环保税、教育费附加等等。
二、纳税起止时间
其次是纳税的起止时间不完全一样,小规模纳税人一般在营业收入达到120000元以内,每年两季度的报税时间为每年的4月30日和10月31日,而一般纳税人的起止时间则为每月25日和每季度最后一个月的最后一天。
三、应取消优惠政策
另外,小规模纳税人可享受的国家定义的优惠政策与一般纳税人大不相同,一般纳税人可享受交税的免税项目,而小规模纳税人在报税之前可取消国家规定的一些优惠政策,以减轻负担。例如,一些小规模纳税人可以享受“房产税减免”、“车船税减免”、“增值税减免”、“金融消费者保护税减免”等政策的优惠。
综上所述,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的标准有很大的差别,可以从纳税税种、纳税起止时间以及应取消优惠政策来进行比较来体现出来。由于小规模纳税人的纳税义务少,因此一般企业或个人最好的做法是将自己纳税人的类型设定为小规模纳税人,以减轻负担。
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的标准涉及范围广泛,主要分析如下:
一、税收计算标准
1.1 小规模纳税人
首先,小规模纳税人应当满足两项条件:其一是营业收入不超过500万元;其二是营业收入中不包括财产转让及其他相关收入。确认为小规模纳税人后,可采取简易计税办法,将应纳税收入额按照标准率乘以不同的定额扣除标准,得出应纳税额,及企业所得税税额等。
1.2 一般纳税人
一般纳税人的计税标准应当按照“核定总计”制度。根据该制度,企业需要向财政部门报送并经财政部门综合审定合法有效的财务资料,然后再根据报送的财务资料,按照适用的利润分配率乘以应纳税收入额,来计算出应纳税额,及企业所得税税额等。
二、附加税标准
2.1 小规模纳税人
对于小规模纳税人来说,他们不在适用范围内的附加税标准中缴纳,也就是不需要缴纳教育费附加,城建税,地方教育附加,地方税费,社保费等,但是仍然适用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消费税等法定税种。
2.2 一般纳税人
一般纳税人应当按照适用的附加税标准缴纳除增值税以外的相关税款,如教育费附加,城建税,地方教育附加,地方税费,社保费等。
三、减免税标准
3.1 小规模纳税人
关于减免税标准,小规模纳税人享受的减免税支持比一般纳税人更多,比如允许小规模纳税人在有效期内不超过3个月体现节税优惠,但是一般纳税人仅有书面申报改为电子申报减免的优惠政策。
3.2 一般纳税人
一般纳税人享受的减免税政策主要如下:申报改为电子申报减免;小型微利企业实行减按10%计征企业所得税;弥补亏损企业领取政府补贴;结构性改造企业领取政府补贴等。
四、纳税义务
4.1 小规模纳税人
小规模纳税人的纳税义务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企业需要按时足额缴纳税款;其次,如果企业超出纳税责任范围,则应当及时更改其税收管理方式并通报,重新申报注册;最后,企业应当按时报送财务账簿和会计凭证,进行财务报告核算等。
4.2 一般纳税人
一般纳税人的纳税义务包括按时缴纳税款、缴纳其他应付税款以及按时报送财务账簿和会计凭证、按照规定进行财务报告核算等。
总而言之,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的标准虽然存在明显差异,但是都是重要的纳税标准,涉及税收计算标准、附加税标准、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