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凭证保管期满的危害与应对措施

会计凭证保管期是指会计凭证在账面上保留的时间期限,一般制法以会计凭证的有效期满计算,主要用于保障会计工作的准确性及合法性,保护公司的合法权益,但在实践中,会计凭证保管期满对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会计凭证保管期满会影响企业财务数据真实性。一旦会计凭证过保管期,会抹掉部分账面上有效的财务数据,因此,企业的财务数据将会受到根本性的影响,失去其真实性。其次,过期会计凭证也会违反法规要求。企业必须按照相关法规对账据进行保存,超过保管期后,账据就无法交由政府机关进行审计,几乎无法证明企业的“一切正常”,一旦出现重大安全事故,企业将无法推诿。最后,会计凭证过期会极大地影响企业的信用。企业的财务凭证充当着企业的有效证据,一旦凭证过期,将损害企业的信誉,扰乱市场秩序,不利于企业的正常经营。
要想有效地应对会计凭证过保管期的危害,企业首先要加强管理,认真统计会计凭证的产生日期,限定可以保留的期限,实行分类保存等,以免增加会计凭证保管期的危害。其次,加强会计凭证清理,会计凭证未在规定的保管期内到期,不管是否被用于会计核算、报表或经营管理,均应在有效期满后清理销毁,保证凭证档案的有效性。最后要建立规范的联系机制,根据特定的企业实际,创新管理思想,建立一个规范的证据共享平台,不仅实现各部门信息的有效连接和实时链接,还可以有效地杜绝数据丢失等纠纷,实现凭证过期的及时处理。
总而言之,会计凭证的保管期满可能会对企业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企业应该减少会计凭证过期的概率,不断完善会计凭证的管理,加强保管期的执行,加强内部监控,形成一名物有力的会计凭证管理机制,以便使企业的财务状况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并保证公司的健康发展。
保管期满的会计凭证怎么办
一、 保管期满的会计凭证的保存
保管期满的会计凭证仍然具有历史和益处,必须妥善保存。企业应该搭建科学、合理的会计文件及其它财务资料的保管制度,使其得以保存,并有效地管理。
1、确定保管年限--首先要确定各种会计凭证的保管年限,以针对性地加以保管,如流动资产待摊费用的凭证,应保管7年;营改增税费的凭证,应保管8年;固定资产的凭证,则根据财务指南,应保管10年;折旧凭证,应保管购买财产的使用期限,即明细账有效期限;发票,应根据税收管理期限而定,一般是3年或6年,根据事情轻重程度而定。
2、建立保存程序--其次要建立文件的保存程序,包括流程和程序。流程主要包括:要求会计凭证及相关的财务资料作及时归档处理,定期查询、整理和报废,清楚明确其保管位置;程序就是把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操作规定明确出来,怎样以适当的方式,在应急情况下尽快地晋入、查询、报废或其它处理。
3、使用安全的凭证--应使用正确合理的印制凭证,印刷和印制的凭据名称要一致,尽量使用安全的标签,以确保凭据的安全性,并使用完整的封面和安全的封封,有助于保护会计凭据安全可靠的保存。
4、注意安全问题--应按照正确的流程存放会计凭证,尊重凭证的真实性、安全性,以免有人乱摆弄凭证,给企业会计凭证安全带来威胁。
二、保管期满的会计凭证的处理
1、报废处理--根据企业财务管理的规定和法律规定,保管期满的会计凭证应该被报废搁置,报废处理的过程应该有序,按照正确的流程进行,具体操作:首先列出报废搁置凭证的情况,交付暂存表;经征求正确的人员审核签字;由凭证保存人签订销毁书,以及报废凭据一起归入有效凭证。
2、将保管期限低于3年的会计凭证在安全的存储环境里处理--保管期限低于3年的会计凭证放入在安全的存储环境里,实施相应的查验、组织管理,如定期统计会计凭证存档数量,定期对存档的凭证进行抽查,并保持资料存放环境的清洁、通风、安全,足以使档案得以安全可靠的保存。
3、电子文档的处理--电子文档有可能失节,应在定期的电子化的文档进行备份一份,便于会计凭据的安全保管,另外再用电子形势的复印件,经由及时有效的多点审查机制,保证文档内容的一致性和安全性,并做到及时更正文档技术资料错误情况,以保证会计凭据的安全性和信息的准确性。
三、总结
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