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碳排放持续增加,全球气候环境持续恶化,为修复已受损害的自然系统,全球提出碳减排措施。本文将梳理我国近年来重要的碳减排产业政策,以供参考。
1.2014年6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重大能源战略思想。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推动能源供给革命,建立多元供应体系;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带动产业升级;推动能源体制革命,打通能源发展快车道;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能源安全。
2.2020年9月,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中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3.2020年10月,2020北京风能大会,年均新增风电装机5000万千瓦以上,2025年后,中国风电年均新增装机容量应不低于6000万千瓦,到2030年至少达到8亿千瓦,到2060年至少达到30亿千瓦。
4.2020年12月,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到2025年,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
5.2020年12月,气候雄心峰会,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将25%左右,森林储蓄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6.2021年1月,《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鼓励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制定碳达峰专项方案,推动钢铁、建材、有色、化工、石化、电力、煤炭等重点行业提出明确的达峰目标并制定达峰行动方案。
7.2021年1月,《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施行)》,对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进行规定,包括碳排放配额分配和清缴,碳排放权等级、交易、结算,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等。
8.2021年3月,国家电网《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十四五规划建成7回特高压直流,新增输电能力5600万千瓦。到2025年,公司经营区跨省输电能力达到3.0亿千瓦,输送清洁能源占比达到50%。
9.2021年3月,中国《第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 2030 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锚定努力证券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单位国内生产总之能源消耗和二氧花坛排放分别降低 13.5%、18%。
10.2021年9月,《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 年)》,到 2025 年,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较“十三五”翻一番,达到 6200
万千瓦以上;到 2030 年,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较“十四五”再翻一番,达到 1.2 亿千瓦左右;到 2035
年,形成满足新能源高比例大规模发展需求的,技术先进、管理优质、国际竞争力强的抽水蓄能现代化产业,培育形成一批抽水蓄能大型骨干企业。
11.2022年3月,《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
年)》,要充分发挥氢能作为可再生能源规模化高效利用的重要载体作用与其大规模、长周期储能的优势,促进异质能源跨地域和跨季节优化配置,推动氢能、电能和热能系统融合,最终促进形成多元互补融合的现代能源供应体系。
12.2022年4月,中国光伏协会《中国光伏行业 2021 年回顾与 2022 年展望》,预测我国 2025/2030 光伏装机容量达到 90-110GW
和 105-128GW。
13.2022年6月,《“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2025 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 20%左右,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 10 一顿标煤,一次能源占比超过
50%,地热能供暖、生物质供热、生物质燃料、太阳能热利用等非电利用规模达到 6000 万吨标准煤以上。

以上梳理了2022最新中国碳减排产业政策,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敬请关注三个皮匠报告的政策解读栏目。
本文由@2200 发布于三个皮匠报告网站,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推荐阅读:
碳排放来源有哪些?定义、来源及控制要求一览
什么是碳监测?为什么要开展碳监测?难点分析
碳普惠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发展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