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空经济
不同的学者基于不同的分析视角对临空经济有不同的界定。部分学者从空间视角出发,认为临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以机场的规划和功能定位为依托,其发展受到机场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但随着机场与腹地区域间交通设施的改善,临空经济的影响范围会通过极化和辐射作用逐步向外围区域延伸。
部分学者从产业视角对临空经济进行阐述,认为临空经济是以航空运输业及依赖于航空运输业的产业为主导产业,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具有自我增强机制的聚集效应,不断引致机场及其周边区域的产业调整和趋同,从而形成以临空指向型产业为主导产业、多种产业联动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
2、我国临空经济发展历程
临空经济区起步(1992-1999年)
我国最早的临空经济区成立于1992年,92年后,北京、上海、珠海、厦门陆续提出发展临空经济区;起步阶段,我国临空经济以航空运输服务业为主导产业。
圈层雏形初现(2000-2005年)
随着临空经济区建设陆续完成,我国临空经济圈层雏形初现,截止至2005年,全国发展临空经济区的区域已有13个;这一阶段的主导产业不仅包括航空运输服务业,还包括发展产业,如:道路运输和零售业。
服务产业特征呈现(2006-2010年)
“十一五”将北京、厦门、重庆等城市列为临空经济发展重点;主导产业航空运输业、零售业和发展产业(电信计算机软件服务、住宿业)。
上升为国家战略(2011-2015年)
2012年开始,临空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出63个临空经济规划区;主导产业包括航空产业、高端制造业、商贸服务业;发展产业(总部经济、金融证券、文化旅游、住宅等)。
航空产业经济区带动城市经济发展(2016至今)
全国已经明确规划并进行建设的临空经济区达67个;现阶段,临空经济区吸引产业聚集,机场周边聚集的产业逐渐多元化,特色型临空经济区发展动力强劲,将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3、临空经济发展特征
技术密集性
临空经济发展的产业多为技术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型产业,由于这类产业的产品普遍具有知识密集度高、对时间敏感度高、单位产品的运输费用承载能力较强、易于运输、对航空运输需求量大等特点。同时,具备先进技术的产业可以通过知识溢出效应带动相关产业升级,因此临空经济在技术上具有一定的先导性。
时间敏感性
由于高新技术产业产品的发展速度快,大量先进技术的运用使得产品开发周期大幅缩短,进而使得产品生命周期不断减少,变化频繁且竞争激烈,这类时间敏感型产品对产品向市场的投放时间有着严格的要求。而信息的快速流通、消费者需求的快速变化,使得对产品时效性的需求压力会通过市场机制传导给供应商,如果创新技术应用没有及时进行实体化生产,没有将新产品第一时间向市场投放并抢占市场先机,技术的创新效益就不能发挥作用。因此,激烈的竞争环境、市场的提前饱和改变了企业对配套生产区位和运输方式的选择,航空运输的可达性、时效性受到了企业的青睐,机场周边的临空经济区成为企业布局的首选。
临空指向特征
机场的出现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临空经济的产业在机场周边集聚化发展,临空经济的起步与发展与机场的发展紧密相关。随着航空运输技术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单位产出所需要消耗的原材料和能源已经大幅下降,使得运输成本在产品总生产成本中的比重日益降低,由此推动经济活动突破了原有的要素资源对企业生产区位选择的羁绊。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由于高新技术产业不再像传统产业那样依靠资源决定产业的区位布局,更多是的依靠丰富的知识资源、便捷的交通条件和完善的网络服务,以大学、科研机构为核心。结合高科技产品“按需生产”、便于航空运输等特点,需要全球性的分销和采购,对交货周期的时效性要求严格,只有依靠航空物流的分拨和集散能力才能保证企业全球化生产的需要。因此,这类产业具有较强的临空指向需求和特点。
产业关联性
临空经济内的企业是基于“临空”空间概念下,是同一类特定产业或具有纵向产业关联性或具有横向产业联系的各类相关企业。临空经济的产业关联性和专业化特征,使得集聚区内企业间、企业与支撑机构间产生了紧密的竞合关系,大量彼此间有合作关系与专业化分工的企业在临空经济区集聚,凭借长期合作所形成的相互信任的产业体系,减少了集聚内企业间合作的不确定性,降低了集聚内企业的交易费用,实现了临空经济区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集聚根植性
从经济根植性特征定义来看,其是指集聚长期积累的历史属性,是资源要素、文化知识和地理区位等要素的属地化,是支持经济生态体系地理集中的关键性因素。临空经济企业间存在的专业化分工、资源共享、社会关系(如地缘政治、人际关系等)和其他非正式制度(如文化历史、价值观),以及集聚与外部区域的往来关系,形成了集聚及其成员企业间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资本积累机制,这使得临空经济的经济主体之间形成互相依存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文化,进而创建了一套共同遵守的区域性行业准则或规范。因此,临空经济内企业除了空间上的接近,更为主要的是集聚企业具有较强的属地根植性特征,这种属地区域联系不仅表现经济活动中,也包含了机场所在区域的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并且在一定时间维度内是相对稳定的。
4、临空经济示范区
我国临空经济示范区主要有: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
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广州临空经济示范区、上海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成都临空经济示范区、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贵阳临空经济示范区、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宁波临空经济示范区、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南京临空经济示范区、首都机场临空经济示范区。

更多行业知识,敬请关注三个皮匠报告行业知识栏目。
推荐阅读:《鄂州机场临空经济研究:成本节约只是前菜,产业集聚才是主角》